《荷葉·母親》學生教案
下午安排王慧在宏二班講,任夢圓在宏一班講。其步驟如下: 王慧設計: 一,積累作者冰心的知識,讓學生齊讀練習冊二十七頁的相關鏈接二,學生齊背課文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自然段安排學生四,兩分鐘看字詞和解釋辯析形近字,注音并組詞:瑞/端/湍/喘 蓬/篷/逢/縫學生演板并訂正五,根據釋義寫原詞,演板聽寫六,哪里可以看出來作者把自己比作紅蓮,把母親比作荷葉。七,為何說“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八,作者心緒變化有一條明顯線索,從原文中找出詞語九,全文寫得好不好?第二段呢十,第五段第一句有何作用?十一,最后的一句在內容表達上有何作用?十二,本文有什么表現手法,什么文體十三,鞏固作者介紹《荷葉母親》選自——作者——原名——代表作—— 點評:第一處應讓學生注意冰心的原名第五處連續兩次找一個學生演板第六處教師說有四處,牽強;前兩處示未提母親。第七處教師答案與學生口答相比,不全面。第九處答案錯第十處應點出此為環境描寫。總評:備課不夠細,問題過偏過難,甚至有知識性錯誤;過多過長時間低頭看教案,抄答案留時過長。 任夢圓設計: 一,學生看書,注意字的形,音1、老師用投影出示準備好的注音條,學生演板2、出示詞語,學生口頭解釋3、聽寫詞語,男女生各選一名代表競賽演板二,解題(借荷花贊美母親)三,找出本文中心句,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卒章顯志)四,對“我們園里……三個姊妹”有何理解?五,“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這心緒是什么引起的,又是怎樣散盡的?六,園里有那么多荷花,為什么只選一紅一白來寫?七,作者的心緒是怎樣變化的?八,學完本文有何感想,口頭作答。 點評:第一處第三步時讓男女人互賽,但在評價時老師評價含糊第二處答案說“為襯托荷葉”,不明不白第三處,學生答“以蓮喻人”應該肯定;“卒章顯志”可舉《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紫藤蘿瀑布》說明第四處展示答案有誤。第六處問題設計錯誤,是朋友送的兩缸蓮花,說明教師對插敘內容理解有誤。第八處有學生念政治書,此處應給學生足夠時間,讓他們寫下來 總評:課文較難,學生知識儲備不足,閱讀能力有限,加之備課教案有臨時改動,未征求教師意見,錯處較多。但在宏一班,教師不強行讓學生接受,對存疑問題處理較得當,學生的質疑精神得到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