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39明天要遠足教案(精選4篇)
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39明天要遠足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學寫4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學習和朗讀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詩歌的學習,感受主人公“明天”要去秋游而掩飾不住的激動無比、無限期待的心情。
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兒歌。
難點:感受主人公“明天”要去秋游而掩飾不住的激動無比、無限期待的心情。
教學準備
教師:字詞卡片及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這個周末老師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布置了一個任務,就是帶你們外出游玩一天。這個周末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2.我能理解大家的這種興奮、激動的心情。有一個人,她也十分了解。我們現在一起來認識她。(出示作者方素珍個人簡介)她就寫了一首表達這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小詩吧!
3.齊讀課題。理解“遠足”。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對照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讀不順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齊讀,在課文中圈畫生字。
把課后我們要認識的、要求會寫的字畫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
3.讀帶拼音詞語。這些藏在課文里的生字寶寶,相信大家都認識了吧?現在它們來到屏幕上了。(出示生字詞)
快和它們打個招呼吧!(自己練習讀一讀)(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4.現在拼音寶寶和它們的詞語朋友分手了,請你再讀一讀。(指名讀,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還認識他們嗎?(指名讀)
6.下面,讓我們把生字送回課文中,自由讀一讀,看誰能把課文讀得更通順,更流利。
三、再讀課文。
1.現在你能把整首詩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自己再讀一讀。
2.師范讀,后指名讀。齊讀。
3.這首小詩寫的是什么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句意)你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地方讀不懂?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我們下節課來共同探討。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要學會寫四個生字:“才、明、同、學”。
(1)學生認讀。
(2)觀察: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學生任選)
(3)課件演示“才、明、同、學”的筆順。
一遍:請看清字的筆順。
二遍:請認真看每一筆畫的書寫位置。
2.記字形:組織學生討論“才、明、同、學”的筆畫筆順。
3.指導書寫。
(1)才:最后一筆是撇,不是提。
明:第二筆是橫折,第六筆是橫折鉤。
同:先外后里,第三筆短橫不要漏掉。
學:第一、二筆為右點,第三筆為左點。
(2)學生書空后描寫書上的字。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作業設計。
l.朗讀課文。
2.寫出下列生字的筆順。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查資料,看看遠足前必須做哪些準備工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點名認讀生字、詞語。
2.齊讀詩歌。
二、朗讀感悟。
1.出示第一節,女生朗讀。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你認為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呢?
(2)學生說:藍色、黑色。(學生回答完畢,老師講解大海的顏色變化)
(3)老師指導朗讀:“唉——睡不著。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唉”讀出好奇的語氣,問句要讀出好奇的心情)
(4)自由讀,男生齊讀,指名讀。
2.出示第二節,男生朗讀。
(1)小朋友們,你們平時觀察過云朵嗎?你們知道白云都有什么形狀嗎?
(2)學生回答:長方形、橢圓形……
(3)老師指導朗讀:“唉——睡不著。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潔白柔軟嗎?”(“唉”讀出好奇的語氣,問句要讀出好奇、期待的心情)
(4)女生齊讀,點名讀。
3.出示第三節,全班齊讀。
(1)思考:詩中的小主人公那么急著等天亮了去干嘛呀?(遠足)你建議小主人公為了明天的遠足應該做什么準備呢?
(2)小組交流、討論,點名說。
(3)自由讀,全班齊讀。
4.你覺得這首詩中哪個地方寫得比較有趣?說說你的理由。全班交流,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拓展想象。
1.你覺得小主人公的心里還會想些什么?如果你是這首詩的主人公,你還會想些什么?
(分小組交流)
2.試著寫一寫:
翻過來,
唉——
睡不著。
那地方的__________,
真的像__________說的,
那么__________嗎?
3.小組內評一評寫得較好的作品,再全班交流,評議、欣賞。
明天要遠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39明天要遠足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1.師:同學們,明天老師要帶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達這種興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
3.“遠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識字。(用時:5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生字。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3.自由識字、組詞。
4.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個點名交流自己記得快的字的方法。
6.課件展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
(1)開火車認讀,認識偏旁“目”。
(2)小組競賽讀。
(3)全班齊讀。
三、朗讀課文,鞏固識字。(用時15分鐘)
1.老師領讀課文,鞏固識字。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暢。
3.全班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檢測識字,總結全課。(用時:5分鐘)
1.課件展示字、詞,檢測識字情況。
睡不著大海老師天亮
什么地方真正同學
2.這節課你有哪些學習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由釋題引入新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識字教學仍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自主識字,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小組合作識字,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精神,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識字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給他們更多的發言與表現的機會,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39明天要遠足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激動和期待心情。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小朋友的激動心情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遠足的快樂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你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會想些什么呢?
2.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在出行之前充滿了期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天要遠足》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書課題)明天要遠足(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
睡那海真老師嗎什亮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亮”是三拼音節,“睡、師、什”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睡覺、那邊、大海、真的、老師、師長、是嗎、什么、明亮
4、學習課題。
(1)什么是遠足?
(遠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較遠的徒步旅行”。在本課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閑的活動。)
(2)讀了課題后,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回答,師總結歸納。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遠方干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遠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詩歌一共幾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呢?
(三個小節。第一小節:小朋友遠足前一天激動得睡不著,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節:小朋友睡不著,期待看到潔白的云彩;第三小節:小朋友睡不著,希望天快點亮。)
(3)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4)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小節。
(1)課件出示大海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師生評價。
(2)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小作者睡不著,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樣呢?(顏色很多)師出示大海圖片,觀察。海水有哪些顏色呢?
(綠色、藍色、黑色)
教師補充資料:綠色的海水,就是鹽濃度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綠色植物,經過太陽光各方位照射,從而表現綠色;藍色,多數是天空映出來的藍,而且海水中鹽濃度較小,看到的就是藍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不同。
(4)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激動、期待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小節。注意語速稍慢。
3、學習第二小節。
(1)課件出示白云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睡不著,他還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會不會那么潔白柔軟。)
(3)“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軟”是什么意思呢?
(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對同學的話持什么態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真的)
(5)課件出示多張白云圖片。漂亮嗎?現在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
(美麗、潔白……)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小節。
4、學習第三小節。
(1)課件最后一節,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為什么盼著天快點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3)你覺得小朋友此時是什么心情呢?
(著急又無奈。)
(4)現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著急和無奈吧。
5、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們繼續去觀賞美麗的大自然吧。(出示圖片)
6、指導書寫“才、明、同、學”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進一步激發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動心情,體會到詩歌的美妙。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會寫近義詞。
顏色——(色彩)
潔白——(雪白)
柔軟——(軟和)
五、作業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都有哪些睡不著覺的經歷。
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這首兒歌通過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這首小詩重在描寫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學時,抓住“睡不著”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找出睡不著的原因。進而產生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之情。同時,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這種情感的體驗。
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39明天要遠足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睡、著”等11個生字,認識目字旁。
2.正確朗讀課文,讀出句子的語氣。
3.正確書寫“才、明”兩個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同學們,你們有過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嗎?是因為什么事睡不著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喚起他們類似的感受,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2.出示課題:明天要遠足。
學生讀課題,要求詞語連貫不拖音。
教師:猜一猜,什么是“遠足”?
3.提問:有個小朋友因為明天要遠足,晚上都睡不著了,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節奏與韻味。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要求:借助拼音讀正確,碰到不認識的字圈一圈,多讀幾遍。
3.分小節指名朗讀,發現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出示詞卡:
大海老師同學天亮。
練習認讀。
再分別用“大海、老師、同學”說話。
用“亮”擴詞。
(2)出示帶有輕聲的詞語、句子,練習朗讀。
睡不著地方真的什么時候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教師:演示一下“睡”的動作,眼皮一合睡著了。
認識目字旁。
拓展,你還知道帶有目字旁的字嗎?
【設計意圖】利用漢字偏旁表義的特點,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字義。
教師:你也能用上“嗎”來問一問嗎?
5.自由練讀小詩。
三、品讀感悟
1.分段指名讀,讀正確、流利。
2.交流:這首詩中,什么地方寫得最有意思?
預設1:睡不著的動作:翻過來,翻過去
想一想:你激動得睡不著覺,在床上翻過來翻過去的樣子。
預設2:3次嘆氣“唉——”學生演一演嘆氣“唉”,表情生動。
“唉——”這條長長的“尾巴”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嘆氣的聲音很長。
回歸第三小節:“哎——/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有表情地讀一讀,讀出“我”的心情。
【設計意圖】圍繞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交流,調動了他們說的欲望。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田字格中的“才、明”,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3.反饋評價:
先展示優秀作品,評價與之前的書寫要求一致;
再出示部分有典型問題的書寫,反饋后再次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