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健康教案(精選2篇)
驚蟄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了解驚蟄節(jié)氣的由來及習俗,感受驚蟄帶給我們的文化情趣;
2.通過科學實驗,讓大家在動手動腦中加深對節(jié)氣的印象;
節(jié)氣知識小科普
驚蟄的標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氣盎然,俗語“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jié),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
此時,“九九”已盡,氣溫回升,萬物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達到12℃至14℃,較雨水節(jié)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jié)氣,日照時數(shù)也有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wěn)定,氣溫波動甚大。農(nóng)諺“到了驚蟄節(jié),鋤頭不停歇”,此時,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春耕大忙季節(jié),北方地區(qū)也漸漸入春,春耕由南到北漸次展開。
溫馨提示:驚蟄期間,細菌也開始滋生,這個季節(jié)也特別容易引發(fā)感冒,小朋友們要注意預(yù)防流感哦。
驚蟄習俗
驚蟄的主要習俗有蒙鼓皮、驅(qū)蟲、打小人、吃梨等。
蒙鼓皮。響雷是驚蟄節(jié)氣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huán)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fā)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驅(qū)蟲。驚蟄為仲春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yīng)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qū)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打小人。在民間有驚蟄當日,打小人、去晦氣的習俗。驚蟄萬物萌蘇,天地雷動,人們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打小人”習俗正是如此。驚蟄“打小人”習俗,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吃梨。驚蟄有吃梨的習俗。這是因為驚蟄后天氣明顯變暖,人們?nèi)菀卓诟缮嘣铩⑼飧锌人浴6孀有院陡剩袧櫡沃箍取⒆剃幥鍩岬墓πА?/p>
科學小實驗
實驗一:空氣炮
驚蟄萬物萌蘇,天地雷動,人們會打小人來去晦氣,今天,我們來一起制作個空氣炮,聽著怦怦怦~的響雷來打小人吧。
實驗材料:剪刀、氣球、紙杯、透明膠、紙卡等目標物體
實驗步驟:
1.用剪刀把紙杯底部剪一個洞;
2.用剪刀剪去氣球嘴;
3.把氣球套在紙杯的杯口上,用透明膠帶固定;
4.一手抓住杯子,用小口對準目標,另一只手拉動氣球,發(fā)射。
實驗二:驅(qū)蟲香囊
驚蟄會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讓我們來制作香囊來驅(qū)蟲吧!
實驗材料:香囊包、茶葉包、藿香、紫蘇、艾草、丁香、藿香、薄荷、陳皮
開始實驗:
1、把中藥用手捏碎;
2、把中藥放進杯子中進行攪拌;
3、把混合好的中藥粉倒進茶葉包中;
4.最后把茶葉包放到香囊中。
知識拓展
瘟疫始于冬,盛于春,止于驚蟄,這個規(guī)律有科學依據(jù)嗎?
中國古老歷法一次次驗證:瘟疫始于大雪,發(fā)于冬至,生于小寒,長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驚蟄。千百年來,發(fā)生在中國的歷次瘟疫都是按這個規(guī)律始終的。那么,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jù)嗎?
首先病毒需要中間宿主,這些中間宿主大部分生存空間都是陰冷潮濕、洞穴為主,且大部分非食肉動物。病毒的存在可能與陰冷潮濕等生存環(huán)境有關(guān)。其次,病毒在高溫45℃(有的病毒需要在60℃以上)以上存活概率很低,這也是病毒選擇中間宿主,包括人類并能存活傳播的原因之一。病毒的生存可能與溫度有關(guān)。還有就是病毒傳播是有規(guī)律的,人傳人也有很多形式,但是病毒除了物理傳播邏輯,病毒可能還有時間傳播邏輯。
雖然已經(jīng)到了驚蟄,小朋友還是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哦。
驚蟄健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驚蟄這一節(jié)氣到來時自然界的物象變化,體會春天到來時的明媚氛圍和小動物們的歡快情緒,也感受人們春天里活動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十八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驚蟄這一節(jié)氣時自然界的物象變化,和小動物的歡快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fā)一溫暖美麗的春天已經(jīng)悄悄來到了身邊啦?你從哪發(fā)現(xiàn)的?(學生自由發(fā)言)。當你看到綠綠的小草,嫩嫩的柳芽,你的心情怎樣?你們喜歡春天嗎?不光小朋友償喜歡春天,沉睡了一冬的小動物們在明媚的春光里也高興地不得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七課《驚蟄》和小動物一起體驗春天到來時的.快樂與興奮。
板書課題《驚蟄》
介紹:驚蟄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是表明氣候變化的時間,大概是每年陽歷3月5日、6日或7日,標志著春天已經(jīng)來到,在驚蟄時會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fā)生呢?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出示生字,這些生字寶寶就藏在課文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學生讀課文劃生字,借助拼音讀生字。
指名說說如何記住生字。
三、深入讀文,理解內(nèi)容
1、驚蟄到了,小動物們有哪些變化呢?
學生讀文思考
指名回答,學生可能說小動物們從冬眠中醒過來了。
2、課文中都提到了哪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哪個?
學生再讀文,體會、注意小動物們的動作和語言。
指名回答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dǎo)。
①第一自然段:理解“冬眠”。
問:小金蛇的哪些動作和語言讓你覺得它很可愛?
學生讀后,指導(dǎo)朗讀從“急忙喚醒”說說怎樣讀。
小金蛇的話,學生說說試讀。
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
小金蛇的伙伴們可能都有誰呀?
學生答。
②第二自然段
第一句讀出歡歡喜喜的語氣。
刺猬的哪些動作和語言讓你覺得它可愛?
指名讀
理解“瞇縫”動作表演
“喃喃自語”結(jié)合實際,早晨媽媽叫醒你,你又不想起時會怎樣說話?再讀小刺猬的話。
自由練習讀文,表現(xiàn)出小刺猬的可愛。
③第三自然段
通過“高興得大喊”體會怎樣讀青蛙的話。
指名讀,比讀。
通過表演理解“忸怩”。
④驚蟄到了,小動物們都爬出洞穴,在溫暖的陽光下爬著,跳著,大聲地叫著,多高興呀,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表演讀文,學習二十四節(jié)氣歌
1、自讀全文,體會驚蟄來到時,小動物們的快樂心情。
2、小動物們這么可愛,你們愿意來演一演它們嗎?
戴頭飾表演。
3、你還知道其他哪些節(jié)氣?
指名說說。
出示二十四節(jié)氣歌,師簡單解釋,齊讀,自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