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精選6篇)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描一描,寫一寫
1、認讀:“坐、直、先、落”。
2、這四個字是什么結構?
3、觀察它們在格中的位置。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描一瞄、寫一寫。
二、讀一讀,抄寫音節,組詞語。
1、自己輕聲讀讀、想想,看發現了什么?小組討論。
2、全班齊讀,注意區分前后鼻韻母的讀音。
3、開火車為這些字組詞。
4、抄寫音節。
三、觀察下面的字。
1、出示題中的字。
2、引導觀察四個漢字。區分這2個偏旁有什么不同。
3、小結。(記口訣:3筆折文兒,4筆反文旁)
4、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字是帶有這2個偏旁的?
四、選詞造句
1、讀讀詞語。
2、出世課文中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讀讀。
3、選一個詞語說一句話,在小組中交流。
4、各小組選出好的句子在全班交流。
5、選一個最滿意的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觀察星空,說說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1、分小組交流討論。
2、各小組整理討論結果選代表全班交流。
二、全班同學一起辦板報:燦爛的星空
1、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討論:什么是燦爛的星空?你認為板報可以布置哪些內容?
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比賽:分小組整理收集資料;各小組在版面上自己的區域布置板報。
4、欣賞,評出優勝小組。
三、讀一讀
1、布置自讀。
2、合作學習。
(1)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合作解決。
(2)在組長的帶領下互讀詩歌,討論怎么樣才能夠讀得比較好。
3、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情況。
(1)小組匯報學習結果,還有疑問的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2)說說讀過之后自己想到了什么。
(3)分小組表演朗讀。
4、全班一起表演朗讀。
二、語文課上有許多是我活動是我喜歡的
1、想想自己喜歡哪些學習項目,做上記號,如果還有別的項,可以自己補充。
2、想想,說說:哪些項目你不大喜歡?為什么不大喜歡?對于不大喜歡的可以怎么辦?可以怎樣解決困難呢?
教學后記:
[《語文天地十二》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 篇2
教學準備:拼音卡片、磁性黑板、插圖等。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z、c、s三個聲母并能正確地書寫。
2.學會zi、ci、si三個整體認讀音節及會讀它們的四聲。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第9課,這節課我們要學會三個新的聲母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大家比一比看誰學得好,記得牢。
二、教學聲母z、c、s。
(一)教學聲母z
1.看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在黑板上寫字)
2.出示字母z的卡片。寫字的“字”的音讀得輕短就是“z”的音。
3.教發音。
(1)教師先讀出“z”的音,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觀察老師的口形。(教師連讀2~3遍。)
(2)發音的方法:舌尖伸平,頂住上門牙背,憋住氣流,然后稍微放松,讓氣從窄縫中擠出來。
(3)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試讀幾遍,體會發音的部位是否準確。
(4)指名讀“z”,檢查發音情況,及時給以肯定或糾正。
4.教學“z”的字形。
問:圖上的小朋友寫了一個什么字?(小朋友寫了一個數字2)
問:我們今天學的聲母“z”像不像數字2?(很像)
小結:我們記“z”的形時,就想數字2,這樣就會幫助你記住“z”怎樣寫了。當你看到“z”忘記發什么音時,就想圖上的小朋友在寫“字”,“z”讀“字”的第一聲,不過讀時發音要輕、短一些,因為“z”是聲母。
5.教學“z”的寫法。
“z”從左往右寫,橫折橫,一筆寫成,占中格。讓學生書空。在本上寫兩遍。
(二)教學聲母c、s的方法與z相同
提示:
1.發音“c”的發音動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s”發音時,舌尖平伸,頂住上門齒背,讓氣流從舌尖和上齒中間擠出來。
2.字形
“c”由右往左寫多半個圓圈,占中格,一筆寫成。千萬不要把方向寫“s”從右上開始寫兩度曲筆,形似阿拉伯數字“8”的一半,一筆寫三、教學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1.教師把zi、ci、si寫在聲母z、c、s的下面,讓學生觀察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師講解zi、ci、si后面的“i”的用途,只起標聲調的作用,不發聲,所以我們可叫它為啞巴“i”。
3.zi、ci、si是由聲母和韻母組在一起,因此它們叫音節,而這三個音節不是拼讀出來的,是直接讀出來的,也就是整個兒的記,所以我們叫它們為整體認讀音節。
4.zi、ci、si的發音與z、c、s相同,只不過比聲母z、c、s的讀音重一些,長一些而已。
5.教師可帶學生這樣讀:
聲母z,整體認讀的音節zi;聲母c,整體認讀的音節ci;聲母s,整體認讀的音節si。
6.出示zi、ci、si的四聲(可用磁性黑板,事先擺好;可用翻轉小黑板;也可在課前寫在紙條上。)
在讀整體認讀音節時,可選用一些漢字的讀音幫助學生掌握音調。
如:z(姿勢的“姿”)z(紫色的“紫”)z(寫字的“字”)
c(生詞的“詞”)c(因此的“此”)c(一次的“次”)
s(蠶絲的“絲”)s(死去的“死”)s(三四的“四”)
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打亂順序認讀。
四、作業
1.認讀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其四聲。
2.聽寫聲母z、c、s。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聲母z、c、s和單韻母a、e、u、o及其四聲。
2.認讀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其四聲。
二、教新課。
1.練習聲母z、c、s與單韻母e、u相拼。
z—e→ze(擇)z—u→zu(足)
c—e→ce(冊)c—u→cu(粗)
s—e→se(色)s—u→su(蘇)用暗拼法和支架法直呼以上音節。
2.看圖讀音節。
出示書中三幅圖,讓學生說出圖中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再讀音節。
訓練直呼音節,對于中下等同學采用暗拼方法。
3.讀音節練習。
(1)讓學生觀察一下三組的聲母和韻母都是什么?
(2)讓學生自己練習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4.指導讀書。
教師范讀、領讀、學生自由讀、分小組讀、教師指名讀、全班齊讀。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一年級第一冊p32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說故事培養數學交流能力。
2、在實際情節中探究與體會加與減得關系;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重點難點:
初步體會加與減得關系: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1、加法
師:森林的早晨,
鳥語花香。聽!誰在唱歌呀?
哦,原來是一群可愛的小鳥在唱歌。有幾只鳥呢?(6只)
師:看!你又看到了什么?(飛來了兩只鳥)你能編個數學故事?
原來樹上有6只小鳥,又飛來了2只鳥,現在樹上有幾只鳥?
師:要求現在樹上有幾只鳥,我們用什么方法計算呢?(加法)
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呢?(求添加用加法計算。)
你能列個算式嗎?(6+2=8板書)
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在加法算式中呀,每個位置上的數(手指6、2、8)
都有自己的名稱,6是加數、2是加數,8是和。(板貼各部分名稱)
2、減法
師:那么,這張圖你們看懂了嗎?請你編個數學故事跟自己說一說,好嗎?
原來樹上有8只鳥,飛走了2只鳥,現在樹上還剩幾只鳥?
師:誰想來試一試?
算式怎么列呢?
(8-2=6板書)
想想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呢?(求剩余,就用減法計算)。算式中的8、2、6分別表示什么呢?在減法算式中,每個位置上的數也有自己的名稱,8是被減數、2是減數,6是差。(板貼各部分名稱)
師小結:你們真是太聰明了,不僅會編加法故事、列加法算式,而且還會編減法故事、列減法算式呢!(邊小結,邊出示課題:加與減)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本領:加與減。
二、觀察比較,探究新知
師:那么加法與減法之間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師:看看我們剛才列出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把你的發現跟你的同桌說一說。(同桌討論、匯報)相同的地方兩個算式里都有6、2、8三個數,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加2,一個是減2、6、2、8在加法中和減法中的待的.位置不一樣。加法算式中的和跑到減法算式中被減數的位置了。加法算式中的兩個加數跑到減法算式中減數和差的位置了。我發現加法與減法的算式是相反的。
師小結:你們的眼睛真亮呀!加法算式中的和就相當于減法算式中的被減數,加法算式中的兩個加數就相當于減法算式中的減數和差。(再請幾名學生說一說)
師:(邊說邊板書)如果老師用一個向右的箭頭表示6+2=8,那在這同一張圖上我們又要同時表示出8-2=6,我們可以用向哪個方向的箭頭來表示?(向左)
師:在這張圖上,從左向右看我們看到了(6+2=8),而反過來從右向左看我們看到了(8-2=6),這幅用箭頭來表示加減法的圖正是對應著剛才的兩道加減法算式,從圖上我們也更清楚地看出減法與加法是相反的。
三、進一步理解加與減的關系
師:學習數學上我們有一個好幫手,看看是誰呀?雙色片!小小的雙色片也蘊含了加與減。
(出示)
1、師:你能看圖列出一道加、一道減嗎?
6+3=9師:你能根據圖意,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9-3=6師:你也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兩道算式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生:減法算式中的被減數是加法算式中的和,減法算式中的差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數,減法算式中的減數是加法算式中的另一個加數。
師:(出示圖)根據這兩道算式,我們在它所對應的箭頭圖上的方框中應該填什么?
師:在這個圖上從左向右你看到了什么?從右向左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我看到了6+3=9、9-3=6)
師:對,從左向右看它對就是我們剛才列出的加法算式6+3=9,反過來,從右向左看,它就是我們列出的減法算式9-3=6。好,現在請你們拿出練習紙,完成練習紙上第1題。
四、鞏固與運用,深化加與減的關系
1、(1)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相對應的加減法算式中它們有著密切的關系,小丁丁就想來考考大家了,老師要看看誰能第一個想出答案,仔細看了!(出示)35-18=(再出示)17+18=35
師:你是怎么這么快想出答案的?對,根據加減法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加法來知道它對應減法的答案,這就是做減法想加法。
(2)師:再來一題,4+5=。
(3)師:你們是不是都想來比一比,我們就進行一次口算比賽,請大家把書翻開到p32,第3題,找到的舉手,準備開始!
2、從四個數中選出三個數組成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3、看圖寫算式
(按顏色)(按大小)
五、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的開心嗎?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巧給大家編了首兒歌。
加與減兒歌
加與減,真有趣,就像一對好朋友。
加法能幫減法忙,減法可用加法想。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 篇4
重難點,關鍵
1.學習j,q,x三個聲母.
2.學習上兩點的省寫規則.
教學目的
學習聲母j,q,x,并能正確書寫.學習聲母j,q,x和相拼時,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聲母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卡片認讀學過的聲母,重點復習g,k,h,b,p,d.
2.說說都是怎么記b,p,d這些聲母的(順口溜,聯系數字.)
二,教學j,q,x.
(一)學習聲母j.
l.出示教學圖片第一幅問:圖上畫著什么母雞在干什么
2.出示聲母卡片“告訴學生母雞的”雞"讀得輕些短些就是j的音.
3.老師示范發音,學生仿讀.
4.啟發學生看圖記憶字形.
(二)學生聲母q,x.
方法同j(結合講解字形教順口溜:左上半圓qqq或像個9字qqq,如一個大叉.)
三.指導書寫.
j占上中下三格,先寫j,再寫j
q占中下兩格,先寫c,再寫q.
x占中格,先寫,再寫x.
四.鞏固練習.
1.抽讀字母卡片.
2.背順口溜.
五.學習u上兩點省寫規則.
1.導人:除了和聲母n,l交朋友相拼外,還和聲母j,q,x交朋友相拼.出示j,q,x和u相拼的音節問:
①j,q,x和u相拼時,有什么變化(上的兩個點變沒了)
②告訴學生:在普通話里j,q,x三個聲母不能同u拼成音節,所以上的兩點可以省去不寫.但是,人們老是忘了省去了兩點還要讀,老師編了個順口溜讓你們記住要讀.順口溜:小碰見j,q,x,去掉兩點還念.
③拼讀音節.
六.鞏固三拼音.
1.出示音節小黑板.
j jia
q i a qia
x xia
2.復習三拼音的方法.
2指導讀書.
教學回顧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星、爪”
2、換部首,復習生字。積累abb型的詞語以及反義詞,并能正確地運用。
3、認識動物,并對它們進行分類
4、閱讀《誰來了》,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積累abb型的形容詞,初步感知這類詞語的形式,體會表達的效果。
2、學習成對使用幾組單音反義詞。
3、背誦《絕句》,模仿短文《誰來了》進行續編。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1、學生準備參加“智慧大比拼”的比賽。
2、宣布活動規則,并把學生分成兩大組。
二、活動一:抄一抄。
1、出示拼音,照拼音讀音節。
2、板書部分音節,適當補充一些w打頭的音節。學生練寫。
3、出示今天要描、寫的字,指名讀一讀。
4、引導學生觀察“耳、星、爪”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指導書寫,學生練寫。
5、引導、參與學生評價、評比作品。
三、活動二:部首變換小魔術。
1、幫助學生弄明白例子的符號。以“推”為例:“推”字減掉提手旁,加上言字旁,就成為“誰”
2、小組討論:“波、抱、把”的部首能換成什么?
3、比一比:看誰換字又快又多。選擇一組換前和換后的生字,組詞、搭配詞組、造句。
4、在書上填一填
四、活動三:照樣子說詞語。
1、讀“胖乎乎”“毛茸茸”,仔細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胖乎乎可以用來說明什么?毛茸茸又是形容什么的?
3、以大組為單位,照樣子說幾個這樣的詞語。比一比誰說得多?
五、活動四:填一填。
1、出示圖片:大象、小白兔等,學生看圖并讀一讀這三個句子。
2、出示:“長-短、高-矮、大-小”這三對反義詞,讀一讀。生生相互出句子填空、對答。
第二課時
一、活動一:讀一讀,背一背。
1、課件演示:“兩個黃鸝鳴翠柳”的畫面。
學生觀察黃鸝是什么樣子的,柳樹是什么色彩,以及黃鸝在柳樹枝頭干什么。
2、學生想像黃鸝會歌唱什么?
3、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眼前的畫面,再有感情朗讀。
4、學生說詩意并朗讀。
5、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詩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誦。
二、活動二:自讀詩歌并仿編句子。
1、邊看插圖,邊聽教師范讀。
2、借助拼音自讀短文,讀懂短文內容。
3、借助插圖評讀短文。小組討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4、照樣子說句子。
(1)小組交流、推選。
(2)全班交流。
(3)談談體會。
三、活動三:回顧自檢。
1、共同評讀。提出要求,在小組內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一篇課文。
2、學生自己進行自評,要求實事求事。
3、教師點拔學法:
在學習中自檢,就是養成經常“回頭看”的習慣,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天地五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 篇6
一、教材說明
《大 熊貓》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說明文。本單元以“動物”為主題,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并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課文語言淺顯易懂,描寫形象生動。通過介紹大熊貓的可愛外形,小的時候和長大后的不同生活習性,最愛吃什么,以及大熊貓的珍貴和受歡迎,一只可愛的大熊貓形象躍 然于紙上,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二、設計思路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重點
五、教學難點
1.掌握大熊貓的特點。
六、教具:掛圖、地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小黑板、大熊貓的相關資料
七、教法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最會猜謎語,這里有一條謎語,看看哪位同學最會動腦筋,能夠猜出謎底。仔細聽,認真想,猜出來的同學請坐端正舉起手。“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眼鏡子,愛吃嫩綠竹子。”猜猜它是誰?
2.出示掛圖,同學暢談自己對大熊貓的了解。
3.老師對照地圖,介紹大熊貓,導入新課。
大熊貓的數量十分稀少,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甘肅、陜西交接的地方,是一種十分珍貴的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大熊貓》,了解更多的關于大熊貓的知識。
4.板書課題《大熊貓》,箐同學齊讀兩遍。
5.提出生字“熊”,指導學生認識。(先拼拼音,后組詞)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在老師重復讀、強調的詞語下面劃橫線。(大熊貓、許多、爪子、動物、珍奇、胖乎乎、黑眼圈、喜歡、四肢、爬上爬下、耳朵)
2.學生自讀課文。
請同學自己把課文讀一遍,讀時注意把字音讀準確,將難讀取的地方多讀幾遍,尤其注意把剛劃的詞讀正確。
3.反饋朗讀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分段讀,讀后正音。
4.指導認識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非常棒,文中有一些調皮的生字寶寶偷偷地溜了出來,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
出示生字卡片,拼拼音,組詞。
同學們讀得非常棒,生字寶寶們也高高興興地回到了課文中
(三)細讀課文,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2.反饋: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大熊貓是一種珍奇的動物,它非常可愛。
大熊貓的樣子。(它是什么樣兒呢?)
小時候很活潑,長大以后愛睡覺。
愛吃竹葉和竹筍。
3.填一填。
大熊貓的身子( ),尾巴( ),皮毛很( ),頭和身子是( ),四肢是( )。它的頭上長著一對( ),還有兩個( )。
4.詞句積累。
大熊貓可愛嗎?你是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大熊貓非常可愛的?(毛茸茸、胖乎乎)
仿說詞語:黑 、紅 、喜 、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組詞。
2.教師范寫“黑”,學生觀察筆順,揣摩字形。
3.學生練寫“黑”。
4.學生自主學寫“四、耳、兩”。
(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