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荷塘舊事》說課稿(精選2篇)
北師大版《荷塘舊事》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荷塘舊事》。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說起: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板書;說作業布置。
首先,說教材。《荷塘舊事》是小學語文北師大版第 11 冊第 5 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敘事散文。文章中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麗景色。同時,還回憶了發生在荷塘里讓作者深深銘記在心的一件事;通過美景、舊事,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贊美了“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純樸的愛”。從課題和內容的整體安排來看,教材從易到難的安排,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把知識、技能、情感的培養綜合了起來,關注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對“生活即課堂,處處是語文”的深切感受,讓學生能結合觀察、討論、交流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意義和作用。
二,說學情。
1、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日常生活和小學語文學科學習中,學生對 荷塘的美景和同年齡的小伙伴們的性格特征已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同時,我班的學生大多數體驗過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單純。為此,在進行課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對 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學習方法和技巧。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我們班約定俗成了一些常用的學習方法:讀,找(段落,句子,詞語),議,說,聯,演,寫,問。。。在合適的情境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方式。形成了同桌學習,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不同的學習形式。
3、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學習過程中,需要尤其注意那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在教學環節中注意在知識上為他們搭橋鋪路,在心理上為他們創造增加自信的機會。對于其他學生,要注意引導他們展開思維,發展個性,使各類學生通過本次探究課活動,都能有所收獲、提高和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字詞積累。
2、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3、體會作者贊美自然、贊美人類淳樸的愛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多角度培養和滲透學生的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感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總結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等。
情感目標: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諧統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純樸善良的美好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習課文“溺水被救”部分,體會小伙伴們的淳樸善良,感受人類那淳樸的愛。難點是對小伙伴們性格的理解。尤其是他們救人之后的哈哈大笑,是一種救人之后的輕松的宣泄,是一種善意的嘲笑,這也是善意淳樸的表現。2 如何從荷塘延伸到大自然,從小伙伴們的情如何上升到人類淳樸的愛。真正升華到“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淳樸的愛”。
五說教法學法。
1、根據學生和教材的情況,我不斷總結盡量努力實現教學方法的最優化,在教育學理論的指導下,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思,在同桌和四人小組的合作中,在師生的共同學習中培養綜合能力,讓學習困難的孩子能在集體學習中得到照顧和鼓勵,讓優秀的能干的孩子在集體學習中能鍛煉組織協調等更高一層面的能力。
2、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等教學模式,構建師生之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通過師生共讀回味荷塘的美景(課文第3,4自然段)導如入到荷塘趣事的版塊。扣住本文的文眼“懷念”,提出探究的主要問題“在這美麗的荷塘中有哪些事情讓作者深深懷念?(讀和批注感受)”
2探究“狗刨比賽”部分。這一版塊主要采用四人小組匯報學習的方法。(老師主導學生在多層次的讀書中體會感情,在聯系生活實際中體會和想象狗刨比賽的樂趣。并在樂趣中回歸到語文課堂的讀本位。)黑泥鰍,“鉆來鉆去”快樂活潑。”
3探究“打水仗”部分。這一版塊主要采用同桌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自瀆自悟和同桌探討中體會打水仗的輕松和快樂。“急速的水線”側面寫出了打水仗的激烈。“扭在一起”“哈哈”大笑的親密憨厚和淳樸。
4探究“溺水被救版塊”,這是本課時的重點探討部分,采用全班共同探討的方法。這部分要和孩子們一起去抓住關鍵的語句體會小伙伴們的性格
a“小伙伴們在水中排成一隊,手拉手鐵鏈般將我拖到岸上。”孩子們能找到這句話,也能談出自己對小伙伴們的看法,比如說覺得小伙伴們“團結,淳樸,勇敢,關愛,聰明。。。”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引導孩子們帶著體會去讀書。象鐵鏈一樣牢固的小伙伴們的手,讓作者遠離了危險和恐懼,是他生命的保障。。。。
b“圍著我哈哈大笑” 這是一種怎樣的笑,孩子們可能會出現一種爭議,,是“嘲笑”(批評的笑:是笑作者的驕傲)“善意的笑”“安慰的笑”“輕松的笑”甚至有同學可能說這是“沒有什么目的笑”,老師可以簡單小結“是一種善意的嘲笑,輕松的笑,嘲笑作者的狼狽樣子,也是一種為救出小伙伴而輕松的笑”(預設有孩子可能會說是“懂事的笑”因為他們是先勇敢地救了人,然后才忍不住笑了起來
c引導讀作者溺水時的痛苦回扣作者得救后的心情,在回扣中引申到對小伙伴的懷念,然后指導朗讀。(疑問,是先體會溺水的痛苦還是先體會小伙伴的救人?)
5升華過渡,引出最后一個自然段,點明中心,總結全文。(所以作者忘不了童年那片美麗的荷塘,因為那里的不但景色非常美麗,那里人們的心靈更加美麗。相機板書“景美人更美”)
七,課堂(課后)練筆(相信我們的童年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請你選一件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寫一寫,可以學著課文的樣子用上各種修辭方法。)
八,板書:
荷塘舊事(懷念)
美景(靜態美) 夜晚 大自然和諧的美-----景美
白天
趣事(動態美) 狗刨比賽 人類淳樸的愛----人更美
打水仗
溺水被救
北師大版《荷塘舊事》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荷塘舊事》是北師大版語文11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謳歌了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淳樸的愛。
2、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
1 通過對文本的深入研讀,學習生字新詞,品味文中優美的句子及修辭手法。
2 在對故事情節的學習中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及其作用,培養寫作能力。
3 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情感目標
感受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純樸的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賞析景物描寫的優美,歸納寫作要領。
教學難點:理解小伙伴們的性格特點并領悟文章的主題。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圍繞中心選材,理清文章的感情線索,體會作品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學會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敘事,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發表見解。確定此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就是以單元主題為依據,同時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的設計以景物描寫為線索,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索語文知識的環境。培養學生景物描寫的能力,并在其中穿插對于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品詞析句、寫作能力及文學鑒賞力,使語言素養也有所提高。
二、說教學過程
《荷塘舊事》是北師大版第十一冊“往事”這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文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到外祖母家過暑假,在荷塘邊度過的一段美好生活。
作者筆下的荷塘是美麗的,作者巧妙而生動地運用比喻向我們再現了荷塘的美景。除此之外,一些動詞地恰當運用也為荷塘美景地成功介紹增加了分量。如:“浮光躍金”、“嵌”、“泛”、“漾”、“點綴”。
接著,作者向我們介紹起了荷塘之往事---狗刨比賽和擊水游戲。“撲通通”撲通通”、“像哪個鼓隊敲亂了套似的一陣亂響”形象地寫出了比賽時的忙亂和緊張。“大菊花似的浪”又一個比喻,浪花的形狀躍然眼前。另外,從比賽后的“氣喘吁吁”和昏昏欲睡”可見當時比賽的激烈,反映出小伙伴們的快樂生活和無拘無束的性格。
擊水比賽是激烈的,作者精選了一些詞語:“擊”、“鬧”、“急速”、“射”、“撞擊”、“混”再現了比賽的激烈。而“當我們互相扭在一起時,便停止了擊水,哈哈大笑起來“,表現了小伙伴們的親密無間。
文章的高潮之處是“我”溺水時。作者寫出了自己遇險時的狼狽與危險,隱藏了小伙伴們的著急。最后,小伙伴們“在水中排成一隊。手拉手鐵鏈般地將我拖到岸上。”既寫出了小伙伴們的機智,又寫出了他們的善良與淳樸。
一切景語皆情語。荷塘美景的描寫為介紹人性美作了鋪墊。結尾一段點明中心。
在教學設計上,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學生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突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諧統一,然后在這條主線上讓學生進行合理恰當的拓展和遷移,使文章的主題得以升華,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小組討論法、賞析理解法、歸納總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教法上,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并注意點撥。學法上,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質疑并能深入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首先,采用直接導入法,揭示課題,留足夠的時間學習課文的重點段落;文章2---4自然段文字優美,多處運用修辭,渲染了荷塘美景,教師著重要引發學生閱讀和探究的興趣。積累詞語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快速進入文章,體會角色。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及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同時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交流討論后回答,教師注意引導;在學習人美這一部分時,教學難點是理解小伙伴們的性格,尤其是他們救人之后的“哈哈大笑”的理解,最后,本文的亮點是結尾處高度概括的語言,是文章的主題得以升華,要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與教育。
三、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教學藝術,既要醒目,又要悅目,對教學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我認為,板書首先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技術,它最大的優勢在于其與教學隨時可以保持同步的自由性與交互性。所謂“醒目”,是指能將課文的重點、難點一覽無余,能將學生的疑問盡收眼底。所謂“悅目”,是指一篇課文用幾堂課上完了,學生腦海中留下了無數的葉片,更重要的是而且留下了這些葉片組合成的體現文章的樹干的“圖像”。板書成為一篇課文濃縮的精華,它是令人受益匪淺的“壓縮餅干”。由此可見,即使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板書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生姜末,而是體現教師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效益的長流水。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敘事散文,文章層次清楚,寫景部分抓住了荷塘的形狀、色彩及荷花的姿態三方面,敘事部分抓住了作者和小伙伴的三件事,結尾是全文的中心句,根據文章的結構與重點我采用了提要式板書法。
形狀
景美 顏色 和諧之美
荷塘舊事 姿態
狗刨比賽
人美 打水仗 淳樸之愛
水中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