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教材:正負數教學設計(通用3篇)
北師大版六年級教材:正負數教學設計 篇1
一、學習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進一步加深對正數、負數意義的理解,體會“0”是相對的。
2.會畫折線統計圖描述事物的變化情況。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正、負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
二、學習重點
進一步理解正數、負數的意義以及對0的新認識,體會“0”是相對的。會畫折線統計圖描述事物的變化情況。
三、學習難點
研究問題時,會選擇適當的量作為基準“0”。
四、教學建議
1.學生準備6張小楷紙。
2.教材中給出的是某市水文站發布的汛情資料,學生可能對其中的術語不熟悉,如,警戒水位、歷史最高水位,需要教師通過相應的媒體、圖片資料或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等,幫助學生理解。為了防止水患,一般在河流的堤壩上都有一個警戒水位,如果水的高度超過了警戒水位,就應提防小心,采取措施。歷史最高水位,是指歷史上達到的最高的水位,它往往比警戒水位要高。
五、參考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都知道每年的7月、8月是洪水多發時期。下面是某市水文站發布的8月1-7日期間,每日下午3時的汛情公告。
警戒水位42.00米
歷史最高水位42.48米
8月1日 水位41.80米
8月2日 水位42.60米
8月3日 水位42.35米
8月4日 水位42.36米
8月5日 水位42.00米
8月6日 水位41.86米
8月7日 水位41.94米
(二)引導探究
1.為了能更清楚地看清每天水位的高低變化,可以用什么統計圖來表示?
2.討論交流:
你準備怎么去畫統計圖?
3.在書上畫出水位變化情況的折線統計圖,并標明警戒水位。
4.那你還能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各個水位嗎?怎么表示?
預設:
方法一:把警戒水位看做0米。
方法二:把歷史最高水位看做0米。
……
完成書上的表1和表2。填寫前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0.20”、“+0.60”、“-0.68”表示的意思。
5.反饋表格填寫。
6.學生自主制成折線統計圖。
制作前可以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困難?
預設:負數的點怎么描?
負數的點的方法與正數的點的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是往下數,一個是往上數。
7.把上面的三幅折線統計圖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
預設:三幅折線統計圖的形狀完全一樣,是可以通過平移互相得到的。雖然每次的0點不同,但數的相對大小關系沒有變化,所以折線統計圖的形狀是不變化的。
8.對于0點你有什么新的認識?
預設:“0”是相對的,可以人為規定0點。
(三)應用拓展
某班學生的平均身高為145厘米,其中小芳高142厘米,小胖高144厘米,小明高145厘米,歡歡高146厘米,苗苗高148厘米。
(1)如果把平均身高記為0,如何表示這5名同學的身高?
(2)如果把小芳的身高記為0,如何表示這5名同學的身高?
(3)分別把(1)(2)的結果制成折線統計圖,這兩幅統計圖有什么關系?
預設:折線統計圖的形狀都是一樣的。雖然參照的標準變化了,但他們五人的身高及其相互之間的大小關系是不變的。
(四)全課總結
學了今天這一課你有什么體會?
預設:在研究問題時,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量作為基準“0”。
六、補充練習
以下是小明5個單元的成績。
84,85,81,89,80。
以下是王剛5個單元的成績。
96,98,92,95,95。
(1)你認為他們分別以幾分看作“0”比較合適?說說你的理由。
(2)制成折線統計圖。
北師大版六年級教材:正負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正負數的意義,了解正負數的符號和讀法,并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借助提供的教學情境,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正負數的意義,認識正負數的作用。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驗學習成功的收獲與喜悅。
教學重難點:
1、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2、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的問題。
3、知道正負數可以相互抵消。
課前游戲:相反動作游戲
舉起左手 舉起右手 舉起雙手 坐下 向左轉 向右轉 起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了解正負數的意義。
1、正負數的意義
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可以干什么?這幾天我們杭州有點冷,如果往北方走,氣溫將會……(越來越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國最北面幾個城市的氣溫。
城 市
最低氣溫(°c)
最高氣溫(°c)
哈爾濱
-2
5
齊齊哈爾
-5
4
大慶
-3
3
⑴ 觀察此表,誰能說說哈爾濱的氣溫狀況是怎樣的?齊齊哈爾呢?
(應對:如果用負數讀法,引到零上零下。)
⑵ 引導負數意義
方案一:我們再來看最低氣溫這列中的數,你認識這叫什么數嗎?那相對應的這些數又叫做什么數?是啊,正數有時我們有表示成+5、+4、+3。
方案二:既然“-2”讀負二,拿這個(-5)呢?前面的負號叫做?這列數又稱為什么?
⑶ 引導正數意義:相對應的這列又叫做什么數呢?符號,讀法。集體讀第三行。
⑷ 如果要把大慶的最低溫度-3表示在這溫度記上,該標在哪里?(應對一:同學們是不是有什么困難,如果楊老師在這里表上0呢,可以標在這里嗎?這里呢?。應對二:為什么把-3標在這里,他的上一個該標幾?直至得出0)。最高溫度3呢?你是怎么想的?我們把齊齊哈爾的兩個溫度也表示上去,該標在哪里?如果我們再往上表示,則溫度?(越高),往下呢?(同時用箭頭表示)0在這里是什么?(0是分界點)
⑸ 揭示課題。
⑹ 剛才我們通過溫度了解了正負數,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看到過負數?說說個別的意義。課件展示生活實例。(存折、電梯、班級扣分表)引出相反意義
⑺ 剛才同學們都表現的相當棒,相信下面幾題也難不倒你們。我們采用男女生比賽的形式,可是要計分的哦,計分規則是:答對一方記1分,則對方記?分,(-1),都答不出來記0分,要舉手回答。我還要請人幫我計分,誰愿意?現在開始,請聽題:
① 從學校出發向東走100米用+100米表示,則用-150米表示從學校出發( )?——學校這個地方用什么表示?
②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43米,如果這個高度表示為+8848.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度,應表示為( )米。——海平面的高度是多少米?
③ 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國家是( )。
小知識:請一生讀一讀。
中國是歷史上最早認識和應用負數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術》中,就有正數和負數的記載。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錢為正,以支出錢為負;常用紅色算籌表示正,黑色算籌表示負。而西方國家認識負數比中國遲了數百年。
我們的老祖宗多厲害,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
二、探索活動,體會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1、請看這張計分表,誰愿意把這個計分情況簡略的給大家說一說。
2、說的很好,請大家想一想男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思考過程?
(引導:突出正負數可以相互抵消。)
誰能說一說另一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得分是怎么來的?
3、語言用的很準確,請同桌說一說.
4、剛才的比賽哪一方贏了?如果要想贏得對方至少還要贏幾次?
5、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
6、總結:通過這個游戲我們知道了正負數可以相互抵消。我們在生活中有時會用到這個方法。
三、鞏固練習,加深正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體會。
模仿練習:請看大屏幕:
5袋純味精凈含量質檢結果
第1袋
第2袋
第3袋
第4袋
第5袋
比凈含量多多少/克
-2
+2
-5
+3
0
1、從味精的包裝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凈含量:100克)這種味精的凈含量是否標準呢?質檢人員抽查了其中五袋,我們來看看檢查結果;
2、表格中出現了正負數,-2表示什么意思呢?+2呢?0呢?(引導學生規范的說,強調0這袋)比標準質量輕的在這里都用什么表示?重的呢?
你對生活中的知識了解真多!
3、我們知道了正負數表示什么意思,以此為基礎,你能求出第一袋味精與第二袋味精的總質量是多少嗎?
你是怎么想的?(此題中的各想法關鍵突出相互抵消,其余方法以順其自然為主)
有沒有和他不同的想法?
4、很好,這里他運用到了相互抵消。那第三袋與第四袋呢?
5、說的非常好,剛才我們分別求出了第1袋和第2袋、第3袋和第4袋味精的總質量。那你能求出5袋味精的總質量是多少嗎?(同時多媒體出示問題)
關鍵是引導學生用抵銷的多種方法述說想法。
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啊!
6、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正負數作為兩個相反意義的量,在許多時候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在有時也可以求得兩個量之間的間隔。
變式練習:太空游戲時間表
1、觀看神舟七號升空片段視頻。你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
2、認真觀察這個時間表,從中你了解到那些數學信息?
(根據學生的回答任意調整準備的三個問題)
⑴-3表示什么意思?太空人什么時候穿上太空衣?
⑵ 說一說太空人的活動安排?
⑶ 兩餐之間相隔多長時間?
⑷ 可以把“進餐”的時間設為0時嗎?“全體集合”該用即時表示?發射火箭呢?第二次進餐呢?
⑸ 現在我們再來看兩次進餐的間隔時間,怎樣?
機動:綜合練習:
多媒體出示練習題:
1、六年級進行 “數學基礎知識“競賽。規則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一題得-10分.在第一輪競賽中,六(1)班答對 8 題,得( )分;答錯 3 題,得( )分;最后得分是( )分.
2、某村 共有5塊水稻實驗田,每塊實驗田今年的收成與去年相比情況如下(增產為正,減產為負):
45千克, —40千克,30千克, —16千克,—5千克
今年水稻試驗田的總產量與去年相比情況如何?
3、再次利用引入圖:大慶的溫度是-3 ~ 3 ℃。齊齊哈爾的溫差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整體回憶正負數學習所得。
總結: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1、正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兩個量可以相互抵消.
2、正負數還可以表示意義相反的量,并且可以求得兩個量之間的間隔。(板書:求出間隔)
師:我們有這么多的收獲。在具體的題中你可以靈活運用它們嗎?
五、布置作業,再次引導對正負數的理解和應用。
我們不光要在題中能靈活運用,對正負數感興趣的同學,你可以根據我們的在校作息時間表,制一張類似太空游戲時間表的數軸,也可以在學了這節課后,多留意生活中的正負數,并想想他們表示的意義。因為只有對數學知識學以致用,才能掌握的更牢固,理解的更深刻!
板書設計:略
北師大版六年級教材:正負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體驗正負可以相互抵消,感知正負間的相差關系,會選擇合理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借助數軸,初步完善對數的認識,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數軸、表格
教學過程:
活動一:在“顛步子”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知道正負可以相互抵消。
一、在情境中體驗正負相互抵消的思想,并嘗試應用
(一)體驗
1、提取舊知,導入:
師:我們已學過正負數,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呢?(生自由說。)是的,正負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今天,我們將繼續這個話題的探究。
(設計意圖:讓學生提取舊知,能激起學生原有的舊知與體驗。)
2、創設情境,體驗相抵:
①師:淘氣、笑笑和小蘭在呀呀學語、蹣跚學步時,參加一次寶寶顛步比賽!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首先是淘氣出場了,他怎么樣?(往前顛了一步,再往后顛了一步)輪到笑笑,她怎么樣呢?(笑笑往前顛了兩步,再往后顛一步)小蘭呢?(小蘭向后顛兩步,再向前顛一步。)
②請你用正負數記錄他們的比賽情況?寫在表格里!并思考表格的問題:假設他們顛的每一步是相等的,請問與原來的位置相比,他們各前進或后退了幾步!
(獨立填寫,師巡視。)
③匯報交流:
生邊說師邊填寫,相機提問:為何記為0、+1、-1,從而在情境中體驗正負相抵。
前進(步)
后退(步)
假設每步顛的長度是相等的,與原來的位置相比,他(她)前進或后退了幾步?
淘氣
+1
-1
0
笑笑
+2
-1
+1
小蘭
+1
-2
-1
(設計意圖:在解讀主情境的基礎上,“寶寶顛步子”的情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體驗相抵。在由淺入深的交流中,知道正數的計數單位是+1,負數的計數單位是-1,并初步感知正負怎樣相抵。)
(二)嘗試運用正負相抵解決問題——試一試1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問題的解決也用到相互抵消。我們一起去看看課本74頁試一試第1題(相機認識凈含量、并讀懂表格的意思)
2、思考:第1袋味精與第2袋味精的總質量是,第3袋和第4袋的總質量是( )。5袋味精的總質量是( )
①思考后寫在課本上,師巡視:(關注不同層次的想法,并記住他們的名字。以便思維層次由淺入深提取。)
②匯報:
a、第1袋味精與第2袋味精的總質量是多少?
可能:100-2=98,100+2=102,98+102=200或100-2+100+2=200
(在交流中,自我優化方法。)
b、第3袋與第4袋的總質量?
可能:100-5=95,100+3=103,95+103=198或200-5+3=200-2=198
c、5袋味精的總質量是多少?
可能:200+198+96=494
或:-2和2抵消為0,-5和3抵消后是-2,-2和-4和起來是-6,所以500-6=494
或:第二、三、四袋的同時抵消,第一袋和第五袋合起來少了6千克,所以500-6=494。
(再次感悟正負抵消的優越性。)
3、小結:哦,也可以這樣正負抵消呀!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誰也是這樣想的?只要善于觀察與思考,就能有奇思妙想!
(設計意圖:在前面充分體驗正負相抵后,嘗試用正負相抵的方法的解決問題,在一次次的交流與匯報中,不斷自我優化方法,體會正負相抵的必要性。)
二、回到“顛步子”情境,體驗正負相差,并嘗試解決問題
(一)體驗:
1、導語:老師有一道題想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點擊:第一關)
2、初次體驗相隔:剛才寶寶走路的結果小蘭的位置記為-1,笑笑的位置記為+1,請問小蘭至少要走幾步才能追上笑笑呢?為什么?(2步。)
3、在體驗中抽取出數軸:如果我們把小蘭和笑笑的位置標在數軸上,(課件從動畫中抽出數軸)笑笑應標在哪?(1),小蘭應標在哪?(-1),從數軸中你能看出相隔幾步嗎?(2步)。好,這個問題大家闖關成功了!
(設計意圖:利用“顛步子”的情境,充分體驗“相隔幾步”的問題,并從中抽取出數軸,為下一步作鋪墊。以闖關的形式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升:
1、導語:現在老師再考你們難一點的?這是一張太空游戲時間表!(出示時間表)2、解讀:
從這個表中你讀懂了什么?
a、相機讀表中,重點感知0的意義的基礎上,體會正負數的意義。
b、按順序說一說太空人的活動安排。
3、問題:從這個表中,老師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太空人有兩次進餐。這兩餐之間相隔多長時間?(出示數軸)
(可能:)一種是借出數軸,
一種是數出發射前幾時,發射后幾時,再將發射前后的時間間隔加起來。
4、師:那你還能從表中像這樣提出數學問題考考同桌呢?(點擊“我問你答”。)(同桌活動)
5、師:誰來考考全班同學?
6、借助游戲巧妙提升:
a、宣布搶答規則:
(a).兩個團隊所有人一起參與搶答;總共有5題!
(b)、等老師讀題完畢,即可舉手開始搶答;
(c)、答題所用時間最少而且回答正確的同學加5分;答錯不加分,也不扣分,搶到不答或在有效答題時間(3秒)內不作答均扣5分。
b、搶答,邊相機提問怎么想的?并記分。
c、累積得分,并說說怎么算出得分的,兩個團隊相差幾分。
d、發表獲獎感言:(可能)因為我們都把0當作分界點,再把兩邊的間隔加起來。)
e、總結:謝謝!你的獲獎感言太精彩了!讓老師和同學們又一次感受到了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設計意圖:在無序到有序的讀表、交流中,感知正負數的意義,并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在解決“相隔問題”中,充分交流、體驗,并以搶答為界面,提升學生解決相隔問題的技巧,并對原有的正負數與0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三:綜合練習
師:在闖第二關的時候,我發現了你們越闖越勇!一路過關斬將,所向無敵。敢不敢再來闖一關?(出示:第三關)打開課本75頁,完成練一練1、2。
a、獨立完成,師巡視。
b、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作出相應的評價。)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