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荷塘舊事》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荷塘舊事》。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說起: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板書;說作業(yè)布置。
首先,說教材。《荷塘舊事》是小學語文北師大版第 11 冊第 5 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敘事散文。文章中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麗景色。同時,還回憶了發(fā)生在荷塘里讓作者深深銘記在心的一件事;通過美景、舊事,表現(xiàn)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贊美了“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純樸的愛”。從課題和內容的整體安排來看,教材從易到難的安排,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把知識、技能、情感的培養(yǎng)綜合了起來,關注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對“生活即課堂,處處是語文”的深切感受,讓學生能結合觀察、討論、交流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意義和作用。
二,說學情。
1、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日常生活和小學語文學科學習中,學生對 荷塘的美景和同年齡的小伙伴們的性格特征已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同時,我班的學生大多數體驗過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單純。為此,在進行課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對 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學習方法和技巧。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我們班約定俗成了一些常用的學習方法:讀,找(段落,句子,詞語),議,說,聯(lián),演,寫,問。。。在合適的情境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方式。形成了同桌學習,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不同的學習形式。
3、個性發(fā)展和群體提高。學習過程中,需要尤其注意那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意在知識上為他們搭橋鋪路,在心理上為他們創(chuàng)造增加自信的機會。對于其他學生,要注意引導他們展開思維,發(fā)展個性,使各類學生通過本次探究課活動,都能有所收獲、提高和發(fā)展。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字詞積累。
2、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3、體會作者贊美自然、贊美人類淳樸的愛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多角度培養(yǎng)和滲透學生的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感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總結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等。
情感目標: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諧統(tǒng)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純樸善良的美好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習課文“溺水被救”部分,體會小伙伴們的淳樸善良,感受人類那淳樸的愛。難點是對小伙伴們性格的理解。尤其是他們救人之后的哈哈大笑,是一種救人之后的輕松的宣泄,是一種善意的嘲笑,這也是善意淳樸的表現(xiàn)。2 如何從荷塘延伸到大自然,從小伙伴們的情如何上升到人類淳樸的愛。真正升華到“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淳樸的愛”。
五說教法學法。
1、根據學生和教材的情況,我不斷總結盡量努力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最優(yōu)化,在教育學理論的指導下,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思,在同桌和四人小組的合作中,在師生的共同學習中培養(yǎng)綜合能力,讓學習困難的孩子能在集體學習中得到照顧和鼓勵,讓優(yōu)秀的能干的孩子在集體學習中能鍛煉組織協(xié)調等更高一層面的能力。
2、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等教學模式,構建師生之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