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賽龍舟(精選3篇)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賽龍舟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2、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了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系,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征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五月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通過學習端午節兒歌,知道什么是端午節。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從聽故事看視頻中感受端午節的意義。
3、幼兒和老師還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節相關游戲、嘗嘗端午節粽子,共享節日的快樂。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粽子
2、艾蒿等實物3、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活動過程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五月五》,讓幼兒感受到端午節是一個喜慶、熱鬧、愉快的節日。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來跳舞,吃粽子,賽龍舟,高高興興過端午。前腳才送走歡樂的六一兒童節,接著父親節和端午節就一起到來!幼兒園為了紀念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以上這篇社會領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兒認識端午節而開展的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賽龍舟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積累、豐富語言。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嗎?
生:知道。
師: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生: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過節的時侯吃粽子、塞龍舟。
生:吃粽子;給小孩帶五彩繩;往房子上插紙葫蘆和艾蒿;踏青;
師:你們真是個細心的孩子。師:你們知道的真不少。其實,在我國,根據地區的不同,端午節的風俗也各不相同。在我國南方,端午節就有這樣一個習俗,那就是賽龍舟,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賽龍舟。(板書課題齊讀齊寫課題)
師:顧名思義賽龍舟就是劃船比賽。既然是比賽,一定很好看,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
師:那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個激烈的競賽場面描寫出來的,請同學們打開教科書第七課,我們一起去看看賽龍舟。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生自讀課文)
師:看同學們讀得這么認真,我想一定是課文深深地吸引了你,通過課前預習,誰來說說課文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
生:課文由四個自然段組成的。
師:下面咱們就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指4名學生接讀課文)
師:下面請四個同學分別讀一讀,其他同學也有任務,用概括的語言說一說課文講課一件什么事?
生讀文
師:讀得很好,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賽龍舟場面的熱鬧、壯觀。
師: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課文那幾個自然段集中寫了賽龍舟的場面?
生2、3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體會龍舟的樣子
A邊讀邊畫,看看哪些語句寫出了賽龍舟場面的熱鬧。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讀一讀這兩段,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一邊畫,看看那些語句寫出了賽龍舟場面的熱鬧。
生匯報
師:讀完的做好,沒讀完的繼續。
師:都誰畫了這幾句,這幾句寫的是龍舟的——?
生:樣子
師:誰來讀讀龍舟樣子的句子。
生:讀
師:龍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威猛
師:僅僅威猛嗎還有什么? (課件演示龍舟圖片。) 師:作者把龍舟比作什么?
生:一條條出海的蛟龍。
師:你能不能也試這說一句比喻句。
生:??
師:說得真好!龍舟的樣子已印在了你們的頭腦中了、能不能用不僅??而且??來說一說龍舟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龍舟不僅威武,而且很漂亮、
師:說得多完整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這龍舟是挺漂亮,但不夠有氣勢。同學們和老師配合讀這有氣勢的一句。那昂起的龍頭——
生:威武無比。
師:那翹起的龍尾—— 生:直指藍天。
(2)體會選手的精彩表現
師:除了龍舟的樣子,讓我們感受到賽龍舟的場面,還有沒有句子寫出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
生:船頭還有一個站著的人-------浪花。(課件出示句子)
師:還有誰找到了這句,找的很對。這句寫了什么?
生: 選手在場上的表現。
師:誰來讀一讀這句。 (生讀句子)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很流利。
師:光流利行嗎?有什么建議。
生:應該有點感情。
師:這不怪你們,老師讓你們來看一下選手在場上的表現,幫你們找一找感覺,老師相信再讀的時候你們一定會讀得更好。 (課件播放錄像)
師:看完了之后,你覺得選手們在場上的表現怎么樣。
生:動作很整齊
師:光整齊就行了嗎?
生:速度很快。
師:他們都怎么想的?
生:為我們隊爭光。
師:誰愿意幫幫選手,讀一讀他們的表現(只讀紅顏色的部分)
師:聽出急促了嗎?老師也想讀一讀,同學們認真聽,老師都在哪些語句上突出讀了。
生: 站 使勁 敲 吹
生2:一起一落
師:這些都是------------
生:動詞
師:這些都是寫選手動作的詞,如果我們把這些詞突出讀,就能把選手在場面的精彩表現讀出來。誰愿意試一試
師:這些選手奮力地劃著,作者寫了選手的緊張競技的場面。這叫“面”。你們能不能結合書上的畫面,抓住一個人物進行點的描寫。(大屏幕出示問題) (生自己在下面試讀指名讀)
師:正因為選手們齊心協力才能讓我們看到了龍舟這浪花就在有節奏的起伏著飛快地前進著就像是———
師:你們棒極了
(3)、師生互動,情景再現
師:此刻你最想對選手說什么?
生:你真棒
師:能不能在簡練些
生:加油!
師:太好了。那我們就一起為他們助威吧!
四)整體美讀升情感
1、利用板書總結本節內容
2、美讀重點語句,升華情感 板書設計:
龍 舟
賽龍舟 選 手 熱鬧 比 賽 觀 眾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賽龍舟 篇3
教學要求
1、認識“鑼、涂”等8個生字,會寫“盼、鑼”等13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積累、豐富語言。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質疑啟思
1、同學們,我們來學習第7課《賽龍舟》。板書課題。
2、齊讀課文題目,引導質疑: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賽龍舟是指什么?)
3、課文中是講在哪一天舉行的龍舟比賽呢?(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對于我們北方孩子來說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掛葫蘆、吃雞蛋、小孩子系五彩線、吃粽子。)而課文所寫賽龍舟,則是我國南方人在端午節這一天最隆重的一項活動。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賽龍舟的魅力。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直到把課文讀通、讀順。
2、指名讀課文,相機糾正讀音或讀得不好的地方,師生共同評議。
3、出示生字、生詞或短語卡片,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敲鑼 涂滿 拋下 擊鼓 起伏 威武 距離 拳頭
競爭 激烈 一式的短槳 壯闊的場面 禁不住 勁頭
你記住了哪些字詞?怎么記的?(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鑼、槳、闊、勁”,“钅木 門 力”是形旁,表義,“羅 活”等聲旁,表音。
加一加:“目+分=盼”“二+山=擊”“亻+犬=伏”
形近字比較:威-武 競-竟 繳-激
5、再讀課文,想想剛才的那些詞和詞組在文中該怎樣理解,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名回答。)
三、指導書寫
盼 鑼 威 武 式 槳 擊 奏 伏 競 激 闊 勁
說說每個字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
寫好生字四步走:
1、說一說。
2、看一看。
3、寫一寫。
4、對一對。
說一說:整體結構上要注意什么。
看一看:關鍵筆畫的寫法。
“盼 鑼 伏”——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激”左中右結構。
“槳 ”——上下結構,應寫得上窄下寬,“競”上下等寬“奏”上寬下窄。
寫一寫:老師范寫,重點指導“武 闊”,學生練寫。
“武”注意書寫的筆順,先寫“二”,再寫“止”,注意“止”的橫變成提,最后一筆是斜勾,要寫得長一些,與 提在同一水平線上。
“闊”先寫“門”,再寫“活”,從外到內。
對一對:再和課本對照一遍,寫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時改正。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3)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
師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神奇的文字,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集形象、聲音和意思三者于一體的特性,掌握了漢字這一特點去學習,能幫助我們更輕松的認讀、識寫。
四、整體感知,初步把握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
2、指名分段讀,思考課文主要內容。
3、用先寫-------然后寫--------最后寫-------這樣的句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師小結:那就是先寫了比賽前,然后寫了比賽中,最后寫了比賽后的感受。(板書:前中 后)
5、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哪個自然段寫了比賽前,哪個自然段寫了比賽中,哪個自然段又寫了比賽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比賽前。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比賽中。
第三部分(4自然段):比賽后。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談話引入:
1、板書課題:賽龍舟。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七課《賽龍舟》。
2、老師先來檢查一下上節課所學。
出示生詞:
敲鑼 涂滿 拋下 擊鼓 起伏 威武 距離 拳頭 競爭 激烈 一式的短槳 壯闊的場面 禁不住
開火車讀,領讀。
課文中還有這樣幾句話不容易讀準確,誰愿意挑戰一下自己,讀給大家聽。
一生一句。讀錯了糾正,跟讀。
3、小結預習情況。有了上節課的學習,相信這節課上大家會學的更輕松。
二、品讀課文,重點突破
1、這龍舟比賽真是熱鬧呀!我們來看47頁插圖,你看到了什么?(龍舟、船手、觀眾)理解“人山人海”。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這熱鬧的場面的呢?默讀課文,對照插圖想一想,在圖中相應位置標記出順序。(寫上1、2、3、4、等等)
3、交流:龍舟的樣子、船手、比賽過程、觀眾等四個方面來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
4、這場龍舟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人來觀看。如果,你就是那天站在河堤上的一名攝影愛好者,你會選擇哪一幅畫面拍下來與大家分享呢?為什么?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后自由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說說你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畫面?
5、交流:
預設:
(1)我會先把龍舟的樣子拍下來,因為龍舟很好看、很威武、很神氣。“它們就像一條條出海的蛟龍。”
長長的“龍體”上涂滿了鱗甲形的斑斕花紋。那昂起的龍頭威武無比,那翹起的龍尾直指藍天。”
理解“蛟龍”,體會比喻的妙用。長、顏色多、美。出示圖片理解斑斕花紋,體會顏色美。
龍舟這樣威武無比,我們就要讀出這種氣勢來。比一比看誰眼中的龍舟更威武,更神氣。指名讀這兩句話。
小結:看來這位攝影愛好者很有眼光,選擇了威武神氣的龍舟。你還會選擇什么畫面拍下來呢?
(2)我會選擇船手,因為他們很精神、很整齊劃一。“每條龍舟上,都整齊地坐著兩排劃船手。他們穿著一式的運動衣,劃著一式的短漿。船頭還有一個站著的人,身子一顛一顛地使勁擊鼓、敲鑼、吹哨子。”“隨著“咚鏘,咚鏘”的鑼鼓聲,短漿整齊、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團團雪白的浪花。龍舟就在這浪花中有節奏地起伏著,飛快地前進著,真像是龍騰大海,好看極了!壯觀極了!”
理解“一式”,想象理解并模仿船手的動作,體會整齊美。
追問:船手們無論是穿著還是動作都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船手們無論是穿著還是動作,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整齊。為什么會這么整齊?[有人指揮]
為了贏得比賽的最終勝利,大家必須得聽從指揮,齊心合力,團結奮進。那我們也齊心合力把這份整齊團結的感覺讀出來,好嗎?(齊讀一遍)
(3)我會拍下比賽的畫面,因為這龍舟比賽實在是太激烈了。“競賽進行得十分激烈。最前面的幾條龍舟,你追我趕,忽而這條在前,忽而那條在前,船與船之間的距離不到一個“龍頭”,咬得可緊了!
對比讀,你認為可以把“忽而”“忽而”和“咬”換哪些詞?
換成“一會兒”“一會兒”“追”讀一讀,感覺有什么不同?
(“忽而”“忽而”和這幾個詞表示時間的間隔更短,“咬”表示龍舟你追我趕,力爭上游,拼命向前,誰也不肯落后。更讓我們感受到比賽的激烈。)
作者的用詞十分準確。小組競賽讀,看哪組同學看到的比賽最激烈。
播放視頻,再讀。
(4)我想給河堤上的觀眾也拍一張照。“堤上的人群激動地吶喊著:“加油!加油!”許多人還點燃鞭炮拋向江面助威。我也禁不住握緊拳頭大喊大叫,直到龍舟都過去了,還久久不能平靜下來。”聯系生活理解“吶喊”,生活中你什么時候“吶喊”過?(拔河、運動會上)帶著吶喊助威時激動的心情我們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6、同學們,龍舟過去了,觀眾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龍舟比賽結束了,人們對當時的熱鬧場面難以忘懷。相信龍舟比賽在同學們的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賽龍舟這項活動從古代流傳至今,僅僅是因為它的精彩熱鬧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是的,賽龍舟的民俗除了精彩熱鬧,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
(四)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我們不僅見識了龍舟比賽的激烈,更感受到龍船競賽中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也學到了場面描寫的方面,作者沒有籠統地寫比賽怎么樣,而是抓住龍舟、船手、比賽及觀眾這四個點寫出了龍舟競賽的熱鬧場面。課后請大家用這個方法寫一寫去年運動會拔河比賽的場面。
其實,在我國還有許多民族節日,希望同學們課后通過上網查找和詢問家長,了解我國其他民族節日的來歷及風俗習慣,下節課我們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龍舟 威武
7、 賽龍舟 船手 整齊 團結 積極向上
比賽 激烈 力爭上游
觀眾 興奮
教學反思:
《賽龍舟》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南方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它圍繞著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后的順序來寫向我們描寫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賽龍舟》一文的內容并不很難,但要透過語言文字體會并感受離他們生活很遠的活動并非易事。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本堂課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落實了“讀”的語言實踐過程,設計了多種讀的方法,有自由讀、指名讀、引讀、齊讀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課文時我設計了兩個步驟,首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的要求,掃清字詞障礙。然后指名分段讀文,其它同學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在學生反饋時,引導學生弄懂課文就是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并用“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后”這樣的句式概括課文的描寫順序。這樣的教學不僅發揮了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以讀為本,培養朗讀能力 。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訓練。因此,整個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
首先,圍繞課后習題“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讓學生小組內合作讀,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是從龍舟的樣子、船手、比賽情況、圍觀者四個方面進行場面描寫的,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也為學寫場面描寫奠定基礎。
然后直入課文的重點,品詞析句,尋找恰當的訓練點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如:在理解龍舟樣子的句子時,我首先指名學生讀文,讓學生說一說龍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說出龍舟是精美的,威武的。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書中的插圖練讀,把龍舟的精美和威武展現出來?再指名讀,此時我發現學生的朗讀還是有些不到位,這時我適時的進行了朗讀指導,讓學生抓住重點詞來讀出龍舟的威武,最后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我們是龍的傳人,也應有這樣的氣勢,昂起頭,我們一起讀。”這樣一下就把學生帶入了文本,仿佛一艘威武的龍舟就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學生自然而然的就讀出了感情。在學習體會比賽激烈的場面時,先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如:“忽而……忽而”,還有“咬”在此處的意思,學生換詞練習,進而體會比賽的激烈。最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讀出比賽的激烈。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充分的讀,指名讀,比賽讀,最后創設現場情境讀,很快就把學生帶進了比賽中來,真正的感受到了比賽的激烈。通過這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讀,讀出了層次,也是在這一次次的訓練中,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熏陶。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時,我以“我能讀得很威武”“我能讀得很激烈”等方式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讀得太棒了,夠威武”等評價語來評價學生的朗讀,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民主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有好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對學生全面關注不夠。對課堂上學生發言的生成點捕捉得不夠及時,錯失了一些深挖教材的好時機,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努力。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用“√”標出。
1、人們焦 (jāo jiāo )急地等待著龍舟的到來。
2、明明飛快地沖(chōng cōng) 上前去,緊(jǐn jǐng)緊抓住車把。
二、選字填空。
外 處
1、小弟弟看了看窗子( )面說:“今天太冷,我不出去了。”
2、哥哥現在的住( ) 是一個花園式公寓。
三、照樣子,寫一寫。
例:龍舟過來了,它們就像一條條出海的蛟龍!
落葉在空中飛舞著,它們就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河堤上( ),十分( ),大家都在( )地盼著( )。
參考答案
一、jiāo 2、 chōng jǐn
二、1、 外 2、 處
三、1、一只只黃蝴蝶 2、小弟弟 小猴子一樣頑皮
四、人山人海 熱鬧 焦急 龍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