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優秀教案(精選17篇)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反對過渡包裝,倡導綠色包裝;崇尚簡樸生活,做一個由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2.知道包裝的作用;指導過渡包裝會給消費者增加經濟負擔,會對資源造成浪費、對環境造成污染。
3.能夠自覺避免過度包裝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并能夠對過度包裝問題提出個人見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了解包裝知識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誒大家帶來一個好看的動畫片,不過再看完動畫片后,老師又個小問題,看誰看得認真、聽得仔細,能回答出老師的小問題。(課件呈現:播放動畫片《買櫝還珠》。)
師:珠寶店老板在生意不好時,想出了什么辦法?
生:他把珠寶進行了包裝。
師:對,老伴把它的珠寶進行了包裝,很快有了買主,看來這包裝還真有學問,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包裝的話題。
師:包裝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同學們一定也深有體會。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利用周末的時間去做商品包裝小調查,下面交流你們的調查結果。
生分小組交流。
二、了解過渡包裝及其危害,倡導綠色包裝
師:今天老師也準備了兩件不同包裝的商品。想看嗎?我們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
師:(師出示簡裝鋼筆)這是一支鋼筆,大家來猜一猜它的價錢是多少?
師:這支鋼筆16.8元。我這兒還有一支鋼筆,讓我把他慢慢取出來。去掉塑料包裝,它還有一層包裝,是一個盒子。打開盒子,它還有一層面段包裝,打開這層包裝,我們會發現它還有一層包裝。打開最后一層包裝,我們終于見到了這支鋼筆。大家發現沒有,這支鋼筆和剛才那只簡裝鋼筆完全一摸一樣,你們猜猜這支鋼筆值多少錢?
師:這支鋼筆的價錢是68元。ㄉ@訝)兩支完全相同的鋼筆,但價錢卻相差這么多,多出的錢花在那里了呢?
生:包裝。
師:凡事都要有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是過度。正如這支筆,它包裝用的材料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的價值,這就是過度包裝。
(板書:過度包裝)
師:結合剛才同學們交流的過度包裝現象和天價月餅現象,你對商品的過度包裝有什么看法?(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后說出自己的看法。)
生:過度包裝浪費錢。
師:像這樣簡單、便宜、節省的、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減少廢棄物的`包裝就叫綠色包裝。 (板書:綠色包裝)
師:通過剛才交流,老師看出來了,你們每個人都是節約小能手。但倡導綠色包裝不僅僅是個人得事,老師想請你們幫個忙,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倡導綠色包裝。下面拿起筆,給你周圍的人或者給商品生產廠家提點建議,出個小點子,把你想說的卸載“我的小倡議”一欄里面。來,讓我們寫一寫吧!
學生寫小倡議。
班級交流小倡議。
三、包裝盒的妙用
師:這些精美的包裝扔了多可惜啊,可不可以讓他們在發揮作用呢?你有妙招嗎?
學生交流:可以做小工藝品。
師:你們也可以嘗試著自己做一做,記。褐灰蟿幽X,廢物也能變成寶!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過度包裝的危害,作為一名小消費者,我們一定要購買綠色包裝的商品。這就是提倡我們過簡樸生活!(板書簡樸生活)
板書設計:
16.話說包裝
過度包裝: 復雜、昂貴、精致
綠色包裝: 簡單、便宜、節省 可回收
變廢為寶: 做個小手工
簡樸生活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保護環境的一些方法,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喜歡唱歌曲。
3、學習使用簡單的記錄表,對照實際生活記錄自己的環保行為。
【活動準備】
1、《美麗村》電子書或幼兒用書。
2、歌曲《我愛地球》(歌曲及音樂欣賞CD或磁帶)。
3、“我是環保小衛士”記錄表(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美麗村》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與幼兒重溫故事內容:
這里是美麗村,可是,村里到處都是垃圾,一點也不美麗,還發出一陣陣令人厭惡的臭味,就連小鳥飛過都會用翅膀捂著鼻子。美麗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子呢?
原來,村民們每天都制造很多很多的垃圾。熊媽媽扔掉塑料袋,豬爸爸扔掉吃剩的食物,猴子哥哥扔掉舊玩具,狐貍姐姐扔掉瓶子。村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游樂場和小河里都堆滿了垃圾,小豬不能在游樂場玩滑梯,河馬先生也不能在河邊釣魚了。
牛村長看到美麗村的環境這么糟糕,馬上請大家一起開會,商量保護環境的辦法。大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最后,牛村長說:“好吧,從今天開始,我們要保護環境,讓美麗村恢復美麗!贝迕褚恢峦馀4彘L的話,大家決心要保護環境。
首先,大家都盡量減少制造垃圾。熊媽媽上街購物時帶著自己準備的購物袋,這樣就可以少用塑料袋;豬先生想了各種辦法不浪費食物;猴子哥哥也更加愛惜玩具,不再隨意扔掉玩具……另外,大家還學到了一些珍惜資源的辦法:河馬先生會把垃圾分類后再放進垃圾桶。熊媽媽教大家制作再生紙、利用舊盒子給熊寶寶做數字卡玩游戲。狐貍姐姐則把用過的瓶子和盒子變成有趣的小玩意兒。他們也學會了節約用水和用電。為了美化環境,他們還一起種植花朵和樹木,讓美麗村開滿了美麗的花朵。在大家的努力下,美麗村終于恢復了從前美麗的面貌了。
二、與幼兒討論:
1、美麗村的村民怎樣做,才使美麗村恢復從前的面貌?(減少使用塑料袋、珍惜食物、愛惜玩具、把廢物分類、廢物利用、節約水電、綠化環境。)
2、你喜歡從前的美麗村?還是現在的美麗村?(自由回答。)
3、你會怎樣保護環境?(自由回答。)
4、如果只有你保護環境,你認為地球會恢復美麗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三、播放歌曲《我愛地球》,與幼兒一起唱歌曲。
四、出示“我是環保小衛士”記錄表,向幼兒介紹記錄表的用法。
五、請幼兒與爸爸媽媽完成“我是環保小衛士”記錄表,然后帶回幼兒園,看看誰是環保小衛士。
活動評價
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能唱歌曲《我愛地球》。
能使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生活中的環保行為。
活動建議:
《幼兒活動冊》第11頁可作為延伸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哪些行為是愛護環境的行為。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了解溫室效應的成因;
2、知道溫室效應對人類的作用弊大于利;
3、結合溫室效應的成因學會緩解溫室效應的途徑。
教學重點
溫室效應的危害
教學難點
減緩溫室效應的途徑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溫室效應
-介紹: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地面起到了類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溫度,通常稱為“溫室效應”。(可用圖示)
-回憶:塑料玻大棚、璃暖房的作用。理解溫室氣體增多的主要原因:
1、礦物燃料燃燒排放出較多的二氧化碳;
2、毀林,導致大自然消耗二氧化碳的量減少。
二、溫室效應的利與弊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上有關資料,并嘗試進行歸納、整理。對學生的結論加以肯定,再展示自己的結論:溫室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有好處,但更有弊端,體現在:
1、海平面上升,導致沿海城市和部分島國的淹沒;
2、部分陸地氣溫過高,將帶來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
3、生態系統將失衡,部分物種會滅絕;
4、被冰封十幾萬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會重見天日,導致全球陷入疫癥恐慌,人類生受到嚴重威脅。閱讀資料,歸納、整理教材,并交流、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面對溫室效應我們能做什么
-介紹《京都議定書》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可有效緩解溫室效應?
提供兩條思路:
1、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增加大自然對二氧化碳的消耗。
-討論美國拒簽《京都議定書》的目的的危害,形成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熱烈討論緩解溫室效應的可行性途徑和實際操作。
對應措施:
四、教學反思:
1、開發新能源:太陽能、水能、風能、垃圾能等;
2、植樹造林,從我做起。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調查、統計,了解人們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過談話、討論、聽故事,了解摩托車、汽車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3.從身邊事入手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什么是綠色出行
教學難點:培養綠色出行意識
教具準備:
1、調查表
2、汽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步行人的標記各二
教學設計:
一、以路人和家長為對象進行調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出行方式。
"前幾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調查了人們出行時最常選擇的方式,同學們都把它記錄在調查表上了,現在,誰來告訴我你調查的結果是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說出自己調查的結果,并固定在相應的標記下面,分辨出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誰來告訴我,加上之前我們調查的和剛剛調查的,你的結果又是哪種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們來看一下,調查出來的結果中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出行方式,并闡述理由
1、"同學們如果現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歡哪種出行方式?"
2、闡述理由。
四、看課件故事,了解汽車、摩托車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選擇科學的出行方式。
五、請進行第二次選擇
"如果你現在又要外出,你又會選擇什么出行方式呢?為什么?"
六、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
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一起來做一回"環保小衛士",請同學們自己來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然后我們一起到社區向大家去宣傳"綠色出行"的知識。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1、提高學生環保意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2、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二、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作為作一名中學生,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更漂亮,可是,我們發現校園里出現了很多與環境不和諧的因素:已經上課了,水龍頭依然在嘩嘩地流水;放學了,教室里的燈依然亮著;校園的路上不時的有紙屑映入眼簾;花壇里的花草不時的受到一些馬虎同學的踐踏,獨自傷心的流淚,如果你看到了,你會怎么做呢?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應該如何去保護他們呢?現在讓我們走進愛護環境大討論吧!
討論1:怎樣節約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于乳汁。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隨手關緊水龍頭。
討論2:怎樣節約用電?
在我國,火力發電占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少看一分鐘的電視、縮短電腦的使用時間等。
討論3:怎樣預防減少“白色污染”?
現在我們使用的塑料包裝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產的,這些包裝物被拋棄到大自然中后,會對環境形成“白色污染”。我們每天能做到的有:
1、盡量使用垃圾桶盛裝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隨手亂扔塑料包裝物。
3、盡量購買用紙包裝的物品。
4、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裝紙包裝生日禮物等。
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討論4:怎樣保護我們的身邊環境?
保護花草樹木
花草樹木,除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還有凈化空氣、吸收噪音、灰塵的作用。保護花草樹木,也是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到:
1、不要隨意踐踏草坪。2、不攀摘花果。3、按時給花草澆水。
4、愛護身邊的公共設施。5、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
通過我們今天的討論,大家知道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有利于環保,我想只要我們用心,我們也能為環保貢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大家都來關心環境,注重環保,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校園。
三、活動
通過討論觀看,同學們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宣傳,使每個人都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奮學習,長大以后為保護環境,美化祖國作貢獻;還有的表示,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環境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環境問題是人類共同關切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問題。保護環境,在有效地利用環境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制止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己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和人類行為難則。20xx年,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為提高我班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在創建綠色學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環保教育,大力推進本班的素質教育。
二、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太陽是萬物之源,了解太陽能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過衣食住行,了解人類對資源造成的破壞和污染,教育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3、通過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裝、一次性用品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
4、學生通過對水的理解達到對環境愛護的意識。
5、學生通過認識人類生活中污染環境的方面如吸煙、廢舊電池等,做到生活無污染。
6、教育學生做個文明好少年。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2、從實踐中發掘學生的感觸點。
3、教導學生自主學習,做到環境保護自主性。
4、生活中學習中,師生互相監督。
5、創設環環相扣的環境教育途徑,使學生初步樹立環境意識。
6、各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途徑,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指導學生制作"保護環境、美化社區"沙盤;"減卡救樹"宣傳卡等。使學生懂得社區環境的好壞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免贈賀卡可以節省大量自然資源,使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滲透環保教育的滲透點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利用學科教學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是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7、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活動途徑,強化學生環保意識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育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開展豐富多彩的環;顒幼鳛閺娀瘜W生環保意識與主體自覺參與環保活動教育的最佳途徑。
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環境調查,調查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理解、對垃圾分類的看法、用小眼睛觀察大社會。
四、引進評比、表彰機制
環境教育中也要引進評比表彰機制,這不僅僅是可以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環;顒拥姆e極性。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主體意識,學生的潛能得以展示。為此每次開展環保活動前都要提出活動要求和評比條件,活動后進行總結、評比、表彰。
五、問題研究與教改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六、教學內容安排
年級 20xx—20xx學年度教學內容
初一 重視環境保護的開端
對環境保護的探索
環保進行時
認識環境保護的標志
我們居住的地球
一次性用品使用帶來的思考
初二 全球氣候變暖,你參與了嗎?
臭氧層破壞和損耗
保護生物多樣性
土地資源的保護
森林資源的保護
水資源危機與節約用水
初三 噪聲及其危害
人類的好朋友——動物與植物
愛護水資源
食品污染
大氣污染
世界十大環境問題
七、創;顒
1.積極參與重慶市“創模”活動
(1)認真閱讀“重慶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簡介”和“創?ā
(2)完成“重慶市創模知識調查問卷”
(3)完成“創模見行動”活動及記錄工作(可計入社會實踐或社會服務學分2分)
(4)完成“創!闭魑幕顒
征文主題:創模﹒變化﹒感動
征文要求:征文要注重真情實感,關注身邊人和事,圍繞“創模(環保)是什么?為什么要創模?創模我們能做什么?創模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創模中有哪些讓人感動的人和事?”等,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社會單位,調查研究、感知校園及身邊的那些變化和感動。
征文后面要寫清楚學校、年級、班級及姓名。并請家長在征文后面寫上對孩子參加創;顒拥寄語并簽名。征文于開學時交班主任,學校將組織評獎并推薦優秀文章參加重慶市的評獎。
八、組織保障
(一)成立校級領導小組
組長:王國華
副組長:張勇 唐良沐
成員:呂之生 舒義海 余贏 費春斌 吳國慧 鄧飛 汪紅霞
(二)成立活動工作組
以年級為單位,以領導小組為核心,加入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教師,成立環境教育工作小組,具體落實、實施各項教育工作。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7
一、教案背景
傳統的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基礎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
新的課程改革力圖逐步改變這種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局面,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與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教案中主要采用以下學習方式:
1.合作的學習方式。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共享學習資源。這樣的學習方式能有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溝通,形成學習的責任感,培養合作的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質
2.基于絡的學習方式。它有助于將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及時傳遞到學生的學習內容中來,極大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有助于構建豐富的、反思性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的自由探索創造更多的機會;有助于實現學習資源的合理整合,為學生的學習豐富的選擇余地,增強學習的主體性。
二、教學課題《拯救野生動物》
三、教材分析
《拯救野生動物》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初步學會根據動物的共同特征進行分類,認識一些家里飼養的動物的基礎上,加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知道保護野生動物要從自己身邊做起。這一課的安排主要分為四部分:
1.學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野生動物。
2.了解古代的一些動物現在已經滅絕。
3.了解現在有些動物越來越少,已經瀕臨滅絕。
4.引導學生組織宣傳活動,保護野生動物。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課標中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是科學教育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動力因素。它影響著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投入、過程和效果。作為單元的最后一課,怎樣通過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自然現象的學習,改變學生的行為傾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教學方法
已往在教授《拯救野生動物》一課時,我采取的教學方式是課前搜集一些珍惜野生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課上采取閱讀、交流討論的方式。學生們看到了介紹野生動物被獵殺的文字資料后,能積極熱烈的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一節課的學習,認識了很多的野生動物,也能夠認識到要保護野生動物。但是,從學生發言時的語氣、表情中,我發現學生只是表面上了解到“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這一點并沒有真正觸動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真正的感悟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怎樣才能觸動學生呢?”我認為培養小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能像傳授知識一樣直接“教”給學生,而是要創設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驗和內化。教學的目的就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但應更多地視為是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因此,再次上這一課,我決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直觀、形象的優勢,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引發教師角色改變,使學生的學習更自由,更主動。
五、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1)知道有些動物已經滅絕,有的動物正在瀕臨滅絕。
(2)能舉實例說明人與動物的關系
2.科學能力
(1)能通過討論歸納出“人類生活離不開動物”的結論
。2)能通過分析調查資料,發現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自然感悟到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物。人類要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六、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分析調查資料,發現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識到人類要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七、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家庭調查:你家里有哪些來自動物的產品呢?
2.教師準備
動物與人類的關系資料、記錄卡
八、教學過程
(一)學生認識到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物
談話:你家里有哪些來自于動物的產品呢?
以類似“頭腦風暴”的形式活動。學生按順序,每人說出一種,不重復。這樣,可以加快課堂節奏,同時為每一個學生都了發言的機會。40多名學生發言后,學生會初步感悟到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根據情況引導學生例舉飲食、學習、保健、休閑、居住等和動物有關的各個方面。
講述:同學們搜集了資料,老師這也有一些資料請你們看一看。
談話:聽了同學們的介紹,看了老師的資料,現在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可能會想到動物為人類作出了貢獻,人類離不開動物等。
。ǘ⿲W生認識人類要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談話:動物給人類了衣、食、藥等生活的必需品,他默默無聞地為人類做著貢獻,可稱得上人類之友,我們人類是怎樣對待它們的,是怎樣和他們相處的呢?
1.引導學生看“人與動物”虛擬站。
2.引導學生上查詢自己感興趣的動物的資料。
3.鼓勵學生邊看邊把自己的印象最深的資料和自己的感受、體會和同學進行交流,并把它們利用電子文檔記錄下來,發送給老師。
電子文檔表格:
關于動物與人的關系,你知道些什么?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段資料粘貼到這兒(不超過50字):
看了這段資料,你的感受、體會、想法是什么?快快寫在下面。
談話:誰來說一說你印象最深的資料和你的感受?
學生在站中找到自己所要匯報的一頁,邊展示邊談感受。這樣可以使其他學生再次加深印象,受到震撼。
教師引導學生不僅看到人類對動物的捕殺,同時也要看到人類對動物所采取的各種保護措施。例如;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動物生存的環境;發起各種捐款、活動,提高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等等。
談話;同學們談了這么多感受,現在你最想對周圍的人說一句什么話?
學生發言
(三)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如果失去了這個朋友,人類就難以生存。所以我們要善待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資料:生活中來自動物的產品:
1.人類所吃肉、蛋、奶等各種食物,幾乎全來自動物。
2.許多無脊椎動物的貝殼可加工為藝品,也可制成石灰,供建筑業使用。
3.胭脂蟲是生物染料的材料,可在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化妝品上應用。
4.鯡魚、沙丁魚和鯖魚等肉中含有大量脂肪,榨出的油可作為機械潤滑油或制肥皂,榨油后渣子,除去水分后能制魚粉,用于魚、家畜、家禽的飲料,魚皮、魚鱗、魚鰾可制魚膠,魚鰾膠為高級粘合劑,精制皮可制皮革,用來包車箱、刀鞘等。
5.蛙皮可制粘膠,大張的牛蛙皮可制精雅小皮包。鱷魚和巨蜥的皮可做皮鞋、皮帶等。蟒皮可制琴鼓。
6.獸類中毛皮獸種類多、產量大可加工制裘革,初步統計我國毛皮獸有80種左右。此外,獸類油脂可制肥皂、臘、機械潤滑油、化妝品原料,鼬毛、羊毛可制毛筆。
7.觀賞動物。
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列舉人類對動物的需要,展示列舉的結果,將使學生自然生發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動物的感慨。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8
人類的好朋友——動物與植物
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動植物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動植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初步樹立保護動植物的思想觀念。
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學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我們常見的一些動植物。
2.掛圖或幻燈片──地球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3.關于動植物的錄像帶。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引入
1.放映關于動物和植物幻燈或錄像。
2.談話:同學們通過觀看幻燈片(或錄像帶),有什么想法和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答。(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
4.講述:我國動植物種類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板書課題: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
。ǘ 學習新課
1.人類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燈片)。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們有哪些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述綠色植物養育了人類,給我們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動物的幻燈片)。
教師過渡:和植物一樣,人類的生活也離不開動物。你們都知道哪些動物,它們對我們又有
什么好處呢?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這些朋友(出示我們的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幻燈片)。
教師沉重地告訴學生:同學們,看吧。我們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這樣的破壞:沙暴,洪水,
污染所有這些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引起的。為
此,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野生動植物(舉例具體是哪 些方法),因為保護動
植物就是保護自然環境,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三) 鞏固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我們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護它們。
2.提問:
(1)你知道動植物對于我們人類有哪些作用?
(2)我國為野生動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討論: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亂砍樹木或捕殺野生動物,應該怎么辦?
。ㄋ模┎贾米鳂I出一份"保護環境報"。寫一個星期的環保日記。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參與整潔漂亮的教室創設活動的樂趣,養成從我做起的良好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
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養成從我做起的良好衛生習慣
教學設計:
活動一: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1、整潔、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樣的?
2、我們的教室整潔、漂亮嗎?為什么?
3、怎樣使教室更整潔漂亮嗎?為什么?
讓學生關心自己的學習環境,提出我們可以具體做些什么,重點讓學生說說怎樣認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動二:帶領學生去參觀其他班級,通過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室環境的積極情感。
活動三:分組討論
1、保持環境整潔,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幾張圖片,對照圖片,說說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學生發一顆五角星以表示鼓勵。
2、還沒有做到的,我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懂得,要創設一個既整潔又漂亮的教室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從我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動四:實際行動
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打掃教室。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經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水是一種十分有限的重要資源,了解保護水資源的意義和方法。
2、向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學生保護水資源應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職責感。
教學準備
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圖、《水法》、《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規圖解、錄像等。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了解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水,地球將會怎樣?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今日學習《保護水資源》。(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討論地球上如果缺乏淡水會造成哪些危害。
組織討論:為什么說水是一種資源。
小結: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地球上到處都是水,但絕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區,變成冰川,南極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資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我國是一個貧水國家,南北水資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區由于水資源缺乏,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我們江蘇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但人為污染嚴重,如果水資源得不到保護,結果將會怎樣?
師生小結: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很少,如果人為污染不加以控制,居民向水中傾倒垃圾,工廠向水中排放有害廢水,船只航得泄漏油污,農民使用的農藥滲入水中,導致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可飲用水越來越少,人就會像沙漠中的旅行者,因缺水而死亡。動植物需要水,如果動植物飲用和吸收了受到污染的水,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動植物,也會中毒甚至死亡,世界上曾發生過好幾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
3、向學生進行環保宣傳,使學生了解《水法》。
。1)談話:水污染嚴重威脅著人民的健康,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和水資源,我國政府于1988年專門頒布了《水法》,每個公民、家庭、單位都應自覺遵守。
(2)了解《水法》有關法規。
、佟端ā芬幎üI廢水和城市污染水必須經過處理,把有害的物質降低到對人體健康無害的程度,才準許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去。
、谒蚋浇粶识逊殴I廢渣,垃圾、糞便等。
4、聯系實際,進行保護水資源的教育。
了解淮河、太湖污染嚴重,急需整治。
、偬釂枺耗忝靼谆春、太湖水被污染了嗎?那里的水怎樣了?(經過電視、報紙等報道,明白了有關太湖、淮河水被污染的情景)
、谥v述:1994年7月,淮河水污染嚴重,黃綠色水變成了醬油色,河兩旁的樹木枯死,魚很多死亡,居民飲水困難;太湖也遭到嚴重破壞,水生植物很多繁殖,布滿了半個太湖。太湖、淮河是江蘇境內的兩個重要自然水域,我國政府已撥?钫位春雍吞
。1)他們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
(2)你怎樣來保護水資源?學生討論。
三、小結
你有哪些收獲?以后怎樣保護水資源?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1
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動植物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動植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初步樹立保護動植物的思想觀念。
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學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我們常見的一些動植物。
2.掛圖或幻燈片──地球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3.關于動植物的錄像帶。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ㄒ唬 教學引入
1.放映關于動物和植物幻燈或錄像。
2.談話:同學們通過觀看幻燈片(或錄像帶),有什么想法和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答。(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
4.講述:我國動植物種類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板書課題: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
(二) 學習新課
1.人類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燈片)。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們有哪些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述綠色植物養育了人類,給我們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動物的幻燈片)。
教師過渡:和植物一樣,人類的生活也離不開動物。你們都知道哪些動物,它們對我們又有什么好處呢?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這些朋友(出示我們的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幻燈片)。
教師沉重地告訴學生:同學們,看吧。我們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這樣的破壞:沙暴,洪水,污染……所有這些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引起的。為此,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野生動植物(舉例具體是哪 些方法),因為保護動植物就是保護自然環境,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ㄈ 鞏固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我們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護它們。
2.提問:
(1)你知道動植物對于我們人類有哪些作用?
。2)我國為野生動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討論: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亂砍樹木或捕殺野生動物,應該怎么辦?
。ㄋ模┎贾米鳂I出一份"保護環境報"。寫一個星期的環保日記。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2
一、背景分析
本部分知識選自八年級上冊生物北師大版,第20章第5節《遺傳和環境》。學生學習過第三節的知識,對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概念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習基因型,表現型和環境這三者的關系,以及變異的分類。
概念分析
基因型: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
表現型:生物個體某一性狀的具體表現
可遺傳變異: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所引起的變異
不可遺傳變異:不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僅僅由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
二、教學目標
掌握基因型,表現型和環境這三者的關系,并區別什么是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實例分析,總結基因型,表現型和環境這三者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體會可遺傳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概念理解
難點:基因型,表現型和環境的關系
四、設計思路
從生活現象入手,回顧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概念,再從分析幾個生活中常見實例入手,總結歸納,整個過程,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生活實際與書本知識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現象分析本質,再得出相關結論。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圖片實例
六、教學流程
1、導入
2、解讀目標
3、概念復習
4、合作探究
5、展示、
6、分析得出結論
7、小結
8、課堂練習
七、教學過程
導入
老師:同學們還記得軍訓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嗎?學生:累,熱,曬黑了
教師:我們都知道性狀由基因決定,膚色也是基因控制的,那么軍訓有沒有改變你的基因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學習今天的知識。
解讀目標
強調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概念復習
用有耳垂和無耳垂復習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概念,學生回答,教師強調。
教師:基因型為AA的個體是否一定表現為有耳垂?
學生:是
教師:不一定,可以通過手術做成無耳垂,那么她的基因型會不會變成aa?
學生:......(有回答會的。有回答不會的)
合作探究
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兩個探究題
4、總結變異的類型:區別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5、可遺傳變異的應用
6、小結
a、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型比較穩定,表現型容易受環境的影響
b、環境既可以引起可遺傳的變異,也可引起不遺傳的變異,只有引起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的變異才是可遺傳的變異。
課堂練習
鞏固知識,抽學生回答相應的練習題,并及時糾正易錯知識。
八、板書設計
1、表現型=基因型+環境
2、變異的類型
a、可遺傳變異
b、不可遺傳變異
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知識,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各種生活中的現象分析,學生小組討論并展示,教師適當引導學習基因型、表現型、環境的關系,并得出結論,讓學生感悟現象與本質的關系,概念之間的關聯性。并能區別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3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工業的生產,人們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以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但也給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危害,例如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問題,為了自已,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永遠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我們要從孩子抓起,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已。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從小學起就有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美德.對小學生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從小具備環保意識與環保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有學生xx人。他們掌握的基本知識比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二、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2、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四、教學內容:
從我做起,保護綠色生命。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知道樹的作用,產生我們要愛護樹木的意識。
2.幼兒能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小鳥與樹的對話。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發展幼兒的表演能力。
活動準備:
小鳥、樹爺爺、樹妞妞、樹妹妹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交待上課內容,有表情地講述一遍故事。
2.提問故事的主要內容:
1小鳥回到家發現發生了什么事情?
2小鳥是怎樣關心樹爺爺他們的?
3樹爺爺、樹姐姐、樹妹妹告訴小鳥什么事情?
4小鳥聽后對它們怎么說?并把它們的不幸告訴了誰?
5電視機的阿姨告訴人們樹木有什么作用?并在但是屏幕上打出哪八個大字?
3.讓幼兒分別扮演小鳥、樹爺爺、樹姐姐、樹妹妹進行表演故事。(教師可扮演某一角色示范)
4.提問: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樹木?
5.教師小結,再次強調樹木的作用和我們保護樹木的重要性.
6.復習歌曲《小樹葉》結束活動。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5
一、活動內容:
生活中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問題
二、主題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有關電子垃圾的知識,使同學對電子垃圾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并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和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能力,獲得實踐體驗和感受。
三、活動準備:
1、事先查閱有關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
2、建立專題網站,收集部分資料。
3、準備相機等設備記錄部分活動過程。
4、聯系舊電器回收及處理利用站,進行參觀采訪。
四、具體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也深深地認識到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機。電視機,手機等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對我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不知大家是否意識到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于電子垃圾與環境的問題。你們覺得該研究或者探討哪些問題呢?
二、定題質疑
1、電子產品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那它有沒有不好的方面?(思考、討論)
2、電子產品報廢后如何處理?
3、報廢后的電子產品對環境有何影響?
4、如何綠色環保的處理回收電子垃圾?
三、歸并總結,提出研究內容:
1、電子垃圾的產生;
2、電子垃圾的發展狀況;
3、電子垃圾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危害;
4、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處理。
四、自由分組、小組合作展開調查研究
1、找出核心問題,定好研究目標
a、電子產品的調查電子產品類型及作用
說說我們目前的電子產品使用情況
電子產品的使用的壽命調查
b、電子垃圾的產生和發展狀況的調查
了解電子垃圾發展的歷史知識
世界電子垃圾發展歷史、我國的電子垃圾發展歷史
c、電子垃圾產生與環境污染的調查
報廢后電子產品的去向調查
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污染
d、電子垃圾的綠色環;厥仗幚
2、進行具體分工,分工合作、查找資料
3、制訂課題研究方案、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五、抓住重點、匯報指導
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方案,交流總結并完善自己的方案。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太陽的作用,四年級上學期環境教育教案。
2.使學生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太陽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難點:太陽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關于太陽用途的圖片。
2.談話:同學們通過觀看幻燈片,有什么想法和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答。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
4.講述:太陽給了我們陽光,所以植物才能進行光和作用,給人類提供必需的氧氣;太陽給了我們熱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個冰球。今天,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已被人們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書課題:太陽是萬物之源)
二、學習新課
1.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會是什么樣呢?
用各種形式表達你的看法。
2.觀察兩種植物在陽光下和室內的不同。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暢所欲言
在石油可開采量日益減少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兩大危機的
夾擊下,太陽能的利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做個現代工程師,展開想象,談一談,你最想"開發"出
太陽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結
太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業-做一個調查
走訪你生活的社區,調查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類型熱水器的利與弊。
《環境教育》優秀教案 篇17
課程:
電子垃圾
一、活動內容:
生活中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問題
二、主題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有關電子垃圾的知識,使同學對電子垃圾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并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和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能力,獲得實踐體驗和感受。
三、活動準備:
1、事先查閱有關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
2、建立專題網站,收集部分資料。
3、準備相機等設備記錄部分活動過程。
4、聯系舊電器回收及處理利用站,進行參觀采訪。
四、具體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也深深地認識到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機。電視機,手機等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對我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不知大家是否意識到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于電子垃圾與環境的問題。你們覺得該研究或者探討哪些問題呢?
二、定題質疑
1、電子產品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那它有沒有不好的方面?(思考、討論)
2、電子產品報廢后如何處理?
3、報廢后的電子產品對環境有何影響?
4、如何綠色環保的處理回收電子垃圾?
三、歸并總結,提出研究內容:
1、電子垃圾的產生;
2、電子垃圾的發展狀況;
3、電子垃圾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危害;
4、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處理。
四、自由分組、小組合作展開調查研究
1、找出核心問題,定好研究目標
a、電子產品的調查電子產品類型及作用
說說我們目前的電子產品使用情況
電子產品的使用的壽命調查
b、電子垃圾的產生和發展狀況的調查
了解電子垃圾發展的歷史知識
世界電子垃圾發展歷史、我國的電子垃圾發展歷史
c、電子垃圾產生與環境污染的調查
報廢后電子產品的去向調查
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污染
d、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回收處理
2、進行具體分工,分工合作、查找資料
3、制訂課題研究方案、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五、抓住重點、匯報指導
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方案,交流總結并完善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