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案(精選2篇)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案 篇1
課題:單色版畫
年級:七年級
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且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單色版畫,用油滾,毛筆,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單色版畫的特點和表現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讓學生掌握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感悟材料的質感和藝術美,體會造型的樂趣。
②技能目標: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紙版畫,學會制作方法,提高造型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耐心細致的學習品質。
③情感目標:欣賞優秀范例,啟發創造思維,在評論作品中提高視覺感受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相互尊重,互相接納的學習品質。
④創造目標: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感受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
教學難點:學生的制版和上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范畫,紙版,吹塑紙,水粉紙,畫筆,小鐵夾鉛筆等
學生準備:水粉顏料,水粉紙,吹塑紙,畫筆,紙版,剪刀。
教學過程: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紙上印出指印。
1. 看一看能不能印出來。
2. 可多印幾個看看會不會發生改變,同桌之間也可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3. 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紋理?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版畫介紹
什么是版畫?做過版畫嗎?
版畫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畫,它不同于一般繪畫。刻制一塊版畫即可印出多幅同樣的作品,主要分黑白兩色和彩色。
版畫的種類——金屬版畫、木版畫、紙版畫等
幾種版畫的制作方法(教師講解)
教師結合課件進行介紹,版畫從制作方式來分可以分為漏版法、刻版法、剪貼法等。
漏版法:是把需要著色的部分刻掉、形成鏤空的效果。
刻版法:指在木板上用刀等工具刻制成的底版。
剪貼法:使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版上。
四.畫前提示:
新買的吹塑紙有一層油性物質,而粉印版畫是水性顏料,往版上涂色是會因為油水分離而產生水珠現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對吹塑紙板表面進行一番處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個吹塑紙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時,顏色就會附上。
五.講解吹塑紙版畫的制作(學生觀看示范錄像,教師講解)
①.利用吹塑紙這種材料,用圓珠筆,5b鉛筆或自制粗細不同的硬筆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陰刻的方法,直接刻畫出所需要表現的內容。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②.學生動手制版,自畫,自刻,4個人為一組制作,兩個制版,另外兩個在水粉紙上涂色(一般以黑色為好)教師作巡回指導,刻外輪廓紙選用較粗的筆刻,稍微刻重一點。
③.印刷過程:
固定一端
涂上顏色,顏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輪廓線,顏色要濃要稠。
涂好一部分顏色后將畫紙蓋回版上,在相應的部分用手掌壓掃。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①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種顏色的筆,將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②粉印除平涂外也可以采用疊印的方法,產生一種特殊的肌理效果)
六.學生作品成果展示: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同學之間進行自評和互評。
反思
通過這次講課比賽我總結了教學經驗,也發現了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比如,在教學問題的設置中,不是老師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來得出答案,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不到位。比如,在本節課的引入環節選擇學生更加熟悉的語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欣賞效果會更好,對版畫的啟發如果結合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可能理解起來更形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挖掘美術課與其他科目之間的知識鏈接。
其次,整體教學環節非常清晰,充分體現了我校正在實行的“六步三查”課堂模式。整堂課圍繞學習目標展開學習,先將簡單易懂的內容由學生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來完成,較為難懂的內容組織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理解,最后教師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傳授。但在整個教學流程中留給學生的拓展性思維活動空間比較少,比如在實踐操作環節不要局限于剪貼紙版畫的體驗,還將吹塑紙版畫和實物拓印法也結合起來讓學生體驗和操作效果會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注重知識的拓展,注重對學生拓展性思維的培養。
最后,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更好的完成了教學活動。比如通過課件,清晰明了的設計了教學流程,還將教師的師范活動制作成視屏給學生播放,這樣就節省了更多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同時這樣的形式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多媒體的使用中沒能夠更多方面的發揮其作用。比如,在組織學生實踐操作時閑置的多媒體還可以滾動播放學生作品,從而讓學生接收更多的信息,為創作提供更多幫助。還可以將本節課產生的優秀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全班同學欣賞,以此可以鼓勵做的好的學生來激勵更多學生參與到美術學習中來,對美術產生興趣。所以我要在多媒體操作和應用方面加強學習和探索,發揮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更大作用。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單色版畫》的設置,通過對比版畫家作品、民間年畫、兒童版畫的對比展示,向學生介紹多種風格的版畫作品了解版畫的造型方式,了解點、線、面的布局方法及各種刀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學生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和表現能力。由于版畫具有復數性的特點,便于交流,因此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版畫作為一種技術性活動,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同時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探究的空間,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實踐的心理品質。 設計理念
1、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2、因為對版畫初步接觸,版畫原理生疏,要求學生動手能力強,所以要求教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3、適當地進行分組式教學與輔導。培養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二)導入新課 (2分鐘)
師:首先我們來欣賞一些美術作品,看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放課件) 生:有版畫,和繪畫作品。 師:版畫和其他畫種有什么區別? 生:版畫是印在底上然后印出來的。
(三)新授 (10分鐘)
師:對,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版畫?(板書:版畫)
生1:我認為版畫是做完一張底版后印刷出來的作品。
師:說得很好。版畫,就是通過制版和印刷的過程來完成的,印刷的過程中可以出現許多作品。了解版畫,我們就要了解一下版畫的制作工具。首先給大家兩分鐘時間,看看書中使用了哪些用具制作版畫,怎樣制作版畫。
生:看書,小組討論。
師:剛才看書的過程中,你都找到了哪些工具?
生1:我找到了毛筆、刻刀、木板、紙板。
生2 :還有滾筒、油墨。
師:(小結)制作版畫的用具可以分為制版工具和印刷用具。(板書)制版用具主要包括:板材、刻針、滾筒、油畫筆、對版紙、刀等。印刷工具:版畫油墨、水性或中性墨、油性印墨、亞麻油及圖畫紙等。
師:(放課件)欣賞一下這些作品,看一看,版畫中又有什么不同?
生:(看課件后回答)有的版畫的圖案是凸出來的,有的圖案是凹進去的。
師:是的,版畫從形式上分,可以分為凸版、凹版、孔版、平版、混合版等。我們今天主要研究的是凸版和凹版版畫。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的版畫作品,說一說這些作品給你什么感受?
生:書中的版畫作品主要是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給人的感覺非常簡練。 師:主要可以歸納為:以黑襯白、以白襯黑、黑白互襯。灰色的處理是黑白木刻的關鍵。不同的版材帶給人的感受也不同,通過書上的作品,你能不能看出來它作用的版材是什么?
生1:我能看出來一幅作品是在木板上刻出來的。因為畫面上還有木板的紋理。
生2:看書上的作品,有一個是在吹塑紙上做的。
師:木刻版畫:有利于表現刀感味,有力量感,并善于表現出木紋的肌理美。銅版畫:表現風格細膩。吹塑紙版畫:制作簡便。了解了不同的版畫作品的美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么多漂亮的版畫作品,到底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放課件)
生:(看錄像)
師:誰能總結一下錄像中介紹了哪兩種版畫的制作方法?
生:一種是吹塑紙版畫,另外一種是紙版畫。
師:吹塑紙版更加的制作步驟可以分為哪幾步?
生:第一步要畫稿,第二步是刻板,第三步是印刷。
師:總結得非常好,利用吹塑紙制作出的版畫是什么樣的?
生:是凹版版畫。
師:對,那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可以分為幾步?它制作出來的作品又是什么樣的?
生: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可以分為四步。第一步是畫稿,第二步是透稿,第三步是剪貼,第四步是印刷。它制作出來的作品是凸版版畫。
師:看來大家看得很認真,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用你手中的材料做一做版畫。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第一,確定你想做什么形式的版畫。凸版?還是凹版?第二,想要表現什么題材?第三,印刷的過程中要注意畫面整潔。今天這節課的作業可以同桌兩合作完成。
(四)、學生習作 (20分鐘) 生:制作 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示、評析拓展 (4分鐘) 作品送上展臺,逐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