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復習要點
我國工業的分布:①我國工業東部沿海、長江沿岸地區多,廣大的西部地區少;②我國工業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如北京、天津、廣州等;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如蘭州、包頭、西安、鄭州、濟南等;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區;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合理分布工業:①遼中南地區:資源配置好、交通便利,以重工業為主;②滬寧杭工業區:資源匱泛、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綜合型工業;③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鄰近東南亞、海陸交通便利,“前店后廠”的外向型經濟;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例:111、112活動1——4
高新技術產業的涵義: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
特點:科技人員比例大,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更新換代快。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分布:①發展:起步晚,發展迅猛;②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地區差異:沿海——科技園區型,沿邊——貿易導向型,內陸——國防軍工
p115 活動1、2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工業區
主要工業中心及工業部門
特征
有利條件
不利因素
遼中南
沈陽機械,鞍山、本溪的鋼鐵,大連造船與石化,錦州石化
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煤炭、石油鐵礦等資源,便利的交通
水資源短缺
京津唐
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鋼鐵、機械、汽車制造、造船工業、航空航天、紡織、化學、電子石油、食品、高新技術等產業。
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豐富的鐵礦、石油、海鹽等資源、交通便利,豐富煤、石油等能源
水資源短缺
滬寧杭
上海、南京、杭州、無錫、常州、蘇州。工業有鋼鐵、石化、機械、造船、食品
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雄厚的基礎和科技力量,便利的交通條件
能源短缺
珠江三角洲
廣州、深圳、珠海。
電器、服裝、食品、玩具。
以輕工業為主的外向型工業基地
靠近港澳和東南亞,有引進外資和管理的優勢
能源短缺
三、比較不同交通運輸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的大致分布格局
交通運輸: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
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牲畜、地鐵、管道等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是聯系生產與消費的紐帶,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橋梁,為了開發利用資源,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強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聯系,都應首發發展交通運輸。
我國交通運輸的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原因:我國人口的東多西少,礦產資源的北煤南磷,農產品的南稻北麥,都向交通運輸提出了要求;地形上,東部大部分地區為平原,西部地勢較高,地形復雜,修路成本高。
鐵路線
聯系
命名法
類似線
京滬線
京是北京的簡稱,滬是上海的簡稱
用起止點城市命名
哈大線、成昆線
湘黔線
湘是湖南簡稱,黔是貴州簡稱
以起止點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命名
浙贛線、青藏線
蘭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