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復習要點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山脈名稱
兩側地形區名稱
西側
東側
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高原
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貴高原
江南丘陵
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云貴高原、四川盆地
賀蘭山
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南側
北側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準噶爾盆地
昆侖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陰山
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秦嶺
漢中谷地
黃土高原
南嶺
兩廣丘陵
江南丘陵
⑤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
⑥中國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注意:太行山是山西和陜西界山,巫山是重慶與湖北的界山,昆侖山是x疆與x藏的界山,祁連山是甘肅與青海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與江西的界山,大興安嶺全部在內蒙古
3、山區面積廣大
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⑴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當2/3。
意義: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游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游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游業。)
②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于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后,并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濕潤半濕潤的平原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旅游業;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干旱、半干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才可發展種植業。
⑵山區的開發利用
①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旅游、采礦和農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森林、礦產、生物資源、山區水能豐富。
②不利條件: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易發生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生。
注意:我國的貧困山區多集中在中西部:黃土高原、云貴高原、秦嶺-大巴山區和四川盆地邊緣
二、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1、南北氣溫的差異
⑴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緯度影響(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低),北方比南方獲得的太陽熱量少,氣溫低;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而南方由于山嶺的阻擋,受到的影響較小。
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0℃等溫線重要意義: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南方和北方分界線,水田和旱地分界線,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和半濕潤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
⑵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全國普遍高溫,大多數地方南北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