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復習要點
中游(內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
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
亂伐森林、濫墾草地、流經黃土高原
禁止破壞森林、草地 治沙
退耕還林、還草
造林種草、打壩淤地 并舉
修建梯田,承包治理
修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防洪
下游(河南的孟津-山東的利津
形成“地上河”,易決口改道,洪水泛濫,山東境內有凌汛
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河床抬高而形成,解凍遲
加固大堤,引黃淤灌,疏通河道
黃河的凌汛主要發生在初春的上游:寧夏、內蒙古和下游的山東境內
黃河重要任務是治沙和保持水土
黃河下游還容易發生斷流:(1)自然原因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2)人為原因沿岸生產生活用水增多,(3)解決辦法:修建水庫、植樹造林、涵養水源,跨區域調水,協調生產、生活用水。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東雪山西南側(正源沱沱河),流經青、川、藏、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省,全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1808500平方千米,注入東海。(p53圖2——36)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上游:源頭——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上海入海口)(即源頭---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
長江上游主要支流:北四南三七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漢(江)\烏(江)湘(江)\贛(江)(注意:金沙江不是支流而是干流)
長江干流時段的稱呼:通天河(源頭至青海玉樹),金沙江(玉樹至宜賓)、川江(宜賓至湖北宜昌)、荊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揚子江(江蘇、鎮江段)
長江上游主要水電站及圖上位置:雅礱江與金沙江匯合處:二灘水電站,宜昌附近:三峽水電站(中國最大發電站、水利樞紐工程兼防洪)、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支流上重要湖泊: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長江上的重要城市:宜賓(岷江與金沙江交匯處)、重慶(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武漢
長江的兩個稱呼:水能寶庫、黃金水道
水能寶庫: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頭——宜賓段和三峽段),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利用量占全國的一半,但由于工程條件復雜,投資大等原因現階段開發較少。
黃金水道:①干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萬千米,占全國的2/3,貨運量約占全國的60%。
例:p56活動2:
長江洪澇發生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長、水量大;支流多,流域廣②有三大洪水來源(宜昌以上的長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漢江);③社會原因:圍湖造田、濫伐森林、陡坡開荒等)
治理措施:① 加固江防大堤;② 興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 修建許多水庫;④ 重點治理一些河段(如荊江,川江等);⑤ 在長江上游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亂砍濫伐森林、濫墾草地、過度放牧、破壞生態環境;⑥ 禁止人們圍湖造田,政府應實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實移民建鎮計劃,幫助農民發展替代產業,減少抗洪壓力;⑦ 教育人們退耕還林還草還湖;⑧ 建設一些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洪水對長江中下游危害最大,長江的最主要任務是防洪
長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