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 教學設計
評價點撥:學生發言后,教師及時激勵評價并點撥:“前店后廠”的分工合作模式對我國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如遼中南地區、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等發展外向型經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投影3:“珠江三角洲和全國gdp增長曲線”(圖7.5)
分組探討1: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帶動作用。讀圖7.5,分析珠江三角洲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變化。
(1)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全國的趨勢有何差異?
(2)這種差異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變得越來越明顯。請你分析其原因。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學習小組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1)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區增長幅度較大,而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卻較小。(2)這種差異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變得越來越明顯。主要是因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實行改革開放,以“前店后廠”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發展了外向型經濟,因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度上升。
分組探討2:外向型經濟可以在短時間內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結合下列材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利用土地、勞動力資源的低成本優勢,吸引了中國臺灣各大電腦廠商前來投資建廠,形成了完備的電腦零配件生產體系。但是,隨著企業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勞動力成本上漲,加上遠離市場,人才儲備不足,使得這里吸引資金的優勢漸失。而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才資源豐富,科技實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個深具潛力的市場,使得這里開始成為臺商投資的熱點。近幾年來,臺商投資已經向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蘇州、南京一帶轉移。
評價點撥:/j、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外向型經濟,外向型經濟可以在短時間內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如稅收減少等。這些現象毫不奇怪。因為投資者追求的主要是經濟效益,什么地區獲得經濟效益大,就投資什么地區。什么地區投資環境好,就投資什么地區。這是商人的經營之道。投資要考慮各種因素,才可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分組探討3:我國地區差異巨大,各地依托不同的條件,可以發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經濟。
過渡: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城鎮的迅猛發展,可以說城鎮的發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的發展。
板書:城鎮的發展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觀看有關珠江三角洲地區前后的錄像。讓學生說說珠江三角洲地區在改革開放前后的巨大變化,明確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前者農田廣闊(以農業用地為主),后者卻是城鎮密集。土地利用方式的顯著變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的重要標志。
師問: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前后土地利用方式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形成這種巨大變化需要哪些條件呢?
投影5:《珠江三角洲獨特的土地利用景觀》(圖7.6)、《流不息的民工潮》(圖7.7)
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閱讀《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短文加深印象。
啟發思考:同學們,畫中的城鎮幢幢建筑都是用來干什么的?(學生:居住、建工廠、辦學校、辦醫院等)城鎮的建筑越來越多,這是為什么?(學生:當地剩余勞動力和外來勞動力越來越多,人口急劇膨脹。教師:及時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