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第一課時)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的明顯差異。
2.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受不同的自然環境影響,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的明顯差異。
3.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內部的差異性。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
2.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發展認識人地關系的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學難點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內部的差異性。
※教學方法
比較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一節,我們了解到利用地形、氣候等綜合指標,把我國分為四大地理區域,誰能說出這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和名稱?答:略。
我們所劃分出的區域是:兩個區域間差異性較強,區域內則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們來具體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這些特點。
板書: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講授新課]
大屏幕顯示投影圖:圖5.9: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
在圖中找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提問: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都位于地形的第幾級階梯上?
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
請同學們說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分別是什么?
北方地區: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區: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師在總結南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時,用鼠標在地圖上說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圍)
在大屏幕圖中找出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等地,分別說出其位于南方地區或北方地區。(提問)哈爾濱、北京——北方地區;武漢、廣州——南方地區。
同學們請看課本第7頁圖5.9中四地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填表(大屏幕顯示,逐個比較,依次顯示)
區域 最熱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 年降水量
(較多/較少) 季節分配
南方地區 7月 接近30℃ 1月 0℃以上 較多 較均勻
北方地區 7月 25℃左右 1月 0℃以下 較少 主要集中在7~8月季節變化明顯
板書:
北方地區 降水較少 最冷月均溫低于0℃
南方地區 降水較多 最冷月均溫高于0℃
活動1:(課文第8頁活動第1題)
歸納比較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自然地理狀況,并填寫下表。
地區
內容
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活動2:在圖5.9中找出長江、黃河,它們分別屬于哪個區域?(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老師點撥、引導學生看圖5.9,比較長江、黃河流量過程線。
提問:哪條河流徑流量大?(長江)
為什么?
學生思考后可以回答:流域內降水豐富。(另外:支流多,匯水區域廣也是原因之一,在此老師要適當給學生說明)
在這里我要向大家說明的是,這兩條河流徑流量的差異,可以做為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河流徑流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