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本學期總第44課時本單元第 12 課時授課日期 課題第二節 南方地區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1、 知道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2、 知道濕潤的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 3、 理解以水田為主耕作業的形成條件和主要農作物分布 4、 知道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耕作業特點重 點 難 點濕潤的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 以水田為主耕作業的形成條件和主要農作物分布 教 具電腦、投影儀、背投 教 法電化教學教 學 過 程步 驟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 間一 二導入新課: 展示《中國地理區域圖》,突出北方地區的范圍,由此導出南方地區的范圍,引導學生“越過秦嶺—淮河一線,我們來到另一個地區——南方地區。” 講授新課: 了解一個區域,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范圍、主要地形、河湖、氣候、人口、民族等基本概況。 (一)基本概況 1、 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2、 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區 3、 南方地區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4、 南方地區人口和民族狀況如何 這些概況對氣候有何影響? 5、南方地區的北界在哪里?學生思考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學生讀圖《南方地區在全國的位置圖》和《南方地區地形圖》,分析問題。5 35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間三6、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我國1月平均氣溫多少度的等溫線相當?與我國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 7、南方地區最冷月平均氣溫在幾度以上?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8、南方地區屬什么氣候?有什么特點? (二)魚米之鄉 回答下列問題: 1、 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2、 南方地區的耕作制度有什么特點?其原因是什么? 3、 南方地區盛產淡水魚類的原因是什么? 4、 南方地區為什么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課堂總結 本節課,大家主要了解了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人口、民族、主要地形、河湖、氣候等基本概況。學生完成課本“做一做”第1題。 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和《南方地區農業與農作物分布圖》 學生自已總結。5板書設計: 第二節 南方地區 土 位置、范圍和面積 一、基本概況 人口和民族 主要地形區、河湖、氣候 二、魚米之鄉 教后記: 這節課把南方地區的地理知識,根據教學目的精心設計成問題,指導學生按照題目來閱讀課文、插圖和其他展示材料,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