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難忘九一八教案
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國軍民的亡國之痛和期盼光復故地的思鄉之情。它出現的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變 b. “一•二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 “.八 •一三”事變
2、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全部淪入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是( )
a、日軍攻勢太猛b、東北軍防守不力 c、蔣介石命令張學良不予抵抗d、張學良為了保全東北軍的實力
3、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于( )a、七七事變b、八 •一三事變c、柳條湖事件d、九一八事變
5、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過程中,其主導作用的是( )
a、中共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和周恩來等人的努力
b、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的愛國熱情和行動
c、國民黨內親英美派積極奔走營救蔣介石
d、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2、西安事變
播放錄像《西安事變》思考問題:1、西安事變發生于什么時候?發動者是誰? 2、作為蔣介石的部下,張、楊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蔣介石?蔣介石被扣押了,但如何處置蔣介石卻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西安事變后,有人主張殺蔣,有人主張放蔣,你同意哪種主張?請簡單陳述理由。 師: 這個問題上,中國共產黨采取什么態度呢?有什么具體行動?十年內戰期間,蔣介石屠殺了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不趁機殺了他,反而要和平解決呢? 師:于是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有什么重大意義?為什么說是扭轉時局的關鍵?
小結:
九一八事變 蔣介石不抵抗政策 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 西安事變(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生組織小組活動并回答:如果殺掉蔣介石,會爆發新的內戰,日本會乘機擴大侵略,而釋放蔣介石,更有利于爭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生回答: 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讀一讀你有何收獲
材料一 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
材料二 中國亡于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茍延殘喘;若亡于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
回答:
(1)材料一是出現在哪一重大事件前后? 材料一的態度如何?
(3)根據材料二說明采取材料一中態度的真實意圖。 (4)此態度造成了怎樣嚴重的惡果?作業:課堂達標練習教學反思:本節課容量較大,情景教學和圖片演示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合作式探究幫助學生理解深層含義,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