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教案
2. 毛澤東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后,由誰首先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3.要求學生在《歷史地圖冊》第5頁的《抗美援朝》圖上圈出五次戰役的相關地名,完成《歷史填圖冊》第4頁第2題。(第一次戰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戰役的寧遠、五老,第三次戰役的上甘嶺,第四次戰役的橫里,第五次戰役的縣里。)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1 你知道哪些志愿軍的動人事跡?(根據所剩時間,讓若干名學生講故事,最好有人補充介紹毛岸英、羅盛教、《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跡。)2 黃繼光與邱少云的事跡中,各有什么特點?(前者是在上甘嶺用胸膛堵敵人槍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個高地嚴守潛伏紀律、烈火燒身不動搖的好漢。)3 他們的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無私的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等。)4 人們為什么稱中國人民志愿軍為“最可愛的人”?(a. 他們具有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等。b. 他們為保家衛國、支援朝鮮,赴朝作戰。他們在戰斗中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贏得這場戰爭,伸張了正義,援助了朝鮮,保衛了祖國,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崇高的國際榮譽。,)土地改革運動1、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與抗美援朝的起止時間有什么異同?(都開始于1950年;但是,全國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勝利于1953年7月。)2 、這次土地改革同過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農經濟,也給地主分上應得的一份土地,讓他們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義精神,減少了改革的阻力。)土地改革的意義: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7頁《土地改革》圖和課本相關插圖,形象地了解土改經過和農民心情,通過討論加深理解土改的歷史意義。1 土改完成后,我國的土地制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 農民翻身后,對于新中國人民政權的生存和發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鞏固的作用。因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遼寧農民土改后給毛主席的一封信(摘錄): 敬愛的毛主席:我們是遼東省(今遼寧省)寬甸縣最偏僻的一個村。全村152戶,2511畝地,11戶地主、富農就占了1000多畝。我們祖祖輩輩做夢也在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有三畝、五畝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那有多高興啊!現在經過土改,這個夢想實現了。過去在別人地里出力,現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勞動;過去是一個肩給地主扛著飯碗,現在勞動成果完全自己所得,這樣我們生產的勁頭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門要彎腰,進門要低頭,現在搬進土改時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連說:“土改前我家四條腿是小板凳,帶毛的是耗子,現在呢,牲口棚里拴著一頭牛,一頭驢,全是有毛的四條腿。”自由空間:朗讀反映土改的《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說作品中的片段,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對土改的認識。鎮壓鎮壓革命運動:時間:1950年10月——1952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xx條例》政策:鎮壓與寬大相結合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