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 走向戰略進攻
薛岳,字伯陵,廣東省樂昌縣人,原名薛仰岳,因為他出生時,正值中日《馬關條約》簽訂的第2年,國土中國臺灣淪喪,民族危機空前。其父為他取名“仰岳”,“就是取義效法民族 英雄岳飛之意”。成年后,薛岳認為“只是敬崇岳飛尚未足以稱其心意,乃去’’仰’’字,單名岳,直以岳飛自況”。薛岳11歲考入廣東黃埔陸軍小學,開始接受軍事教育。14歲, 他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辛亥革命后,他于19xx年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xx年畢 業后,與鄧演達、張發奎等一同考入保定軍校第6期。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 大總統,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薛岳任大總統警衛團第1營營長。次年6月,陳炯明叛變革 命,炮轟越秀樓,圍攻總統府,薛岳率官兵曾冒著槍林彈雨掩護孫夫人宋慶齡安全撤離,深得孫中山嘉許。1926年,他作為北伐軍第1軍第1師師長,率部參加北伐,常常以少勝多 。在XX年內戰中,薛岳擁護蔣的反共方針,多次參加對紅軍的圍剿。在紅軍長征時,他被蔣介石任命為第2路軍前敵總指揮,率部追擊?谷諔馉幈l后,薛岳先后指揮部隊在上海 、南京、河南一帶與日軍激戰,在其他戰線接連吃緊的情況下,所部連打了幾個好仗。薛岳在指揮戰斗中堅決果敢,被同行稱為“老虎仔”。
薛岳受命后,根據對日軍動向的判斷作出了部署,以主力固守南潯路正面陣地,一部加強鄱陽湖湖防,機動部隊部署于德安西方地區,待機出擊敵之側背。其基本精神是“北守西攻”,即在南潯鐵路線上背南面北,采取固守,以牽制日軍,保衛南昌;對沿瑞(瑞昌) 武(武寧)路、瑞(瑞昌)通(通山)路西進的日軍,背東面西,采取攻勢,協同沿江方 面的作戰,并相機殲滅敵人。
7月下旬至8月初,日軍第106師團沿南潯鐵路兩側向德安方向推進,在沙河鎮、南昌鋪一帶與薛岳部第8軍及第64軍進行了7天7夜的反復爭奪,遭受重創,參與進攻的16000多人傷亡過半,岡村寧次不得不下令第106師團暫時停止進攻,在沙河鎮附近休整。8月24日,日軍第9師團攻陷瑞昌,并由瑞昌向西南推進。為配合第9師團作戰,第106師團又開始發起進攻。8月27日零時起,在空軍及炮兵的火力支援下,日軍第106師團向薛岳部第70軍、第64軍及 第4軍正面陣地展開猛攻,9月4日占領馬回嶺,因傷亡過大,又被迫停止進攻,在馬回嶺地區進行休整,并補充兵源,為了加強該部的戰斗力,岡村寧次還將從杭州地區調來的第11 軍第22師團的山炮兵第52聯隊配屬給106師團。
9月下旬,岡村寧次從空中偵察了解到薛岳 第1兵團主力在瑞(昌)武(寧)路方面作戰,南潯鐵路與瑞武路之間的守軍兵力薄弱,出 現空隙,便命令整補后初步恢復元氣的第106師團向西推進,企圖切斷南潯路與武寧路中國 守軍間的聯系。第106師團接到岡村命令后迅速行動,10月2日,第106師團主力孤軍深入到了萬家嶺地區。 當發現日軍第106師團孤軍深入之后,薛岳認為機會難得,隨即給武漢軍委會和9戰區司令 部發電請示,擬抽調大軍,殲滅突入該敵,以定后方。蔣介石迅速回電同意,并表示再調 遣部隊支援薛岳。決心既下,薛岳乃從德星路、南潯路、瑞武路三個方面抽調第66軍、第7 4軍、第187師、第139師的一個旅、第91師、新編第13師、新編第15師的一個旅、第142師、第60師、預備第6師、第19師,會同負責正面阻擊106師團的第4軍,四面包圍,全力出擊 。10余萬軍隊開始在崇山峻嶺中運動。10月1日至3日間,第4軍部第58師向已占領萬家嶺、嗶嘰街一帶的日軍連續攻擊。日軍在飛 機掩護下拼死反擊,雙方傷亡均重。直到4日,雙方在小金山、萬家嶺、張古山、箭爐蘇一帶連續激戰,陣地幾度易手。此時,薛岳調遣的各部隊已陸續靠攏,對106師團已形成合圍之勢。身在九江的岡村寧次從空軍偵察中發現薛岳給他的106師團伏下了一個口袋陣,立即命令106師團向北轉進,向第27師團靠攏,同時命令27師團警戒106師團右翼,企圖把106師團接出重圍。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接到岡村命令,急忙行動,但緊要關頭,松浦淳六郎 和他的參謀發現難于識別地圖!這次武漢會戰中,日軍所使用的五萬分之一比例的軍事地圖,正是1926年岡村從孫傳芳那里竊取來后,由參謀本部印刷發至各部隊的,里面多有不 準確之處,無法比照參照物予以糾正,他們試圖借助指南針標定方向,可當地又有磁鐵礦藏,指南針失靈。如無頭蒼蠅般在山中沖撞一兩日,處處遭到中國軍隊阻擊,也未找到一條生路。106師團注定了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