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辛亥革命
然后,講述孫中山創立“興中會”的過程、口號,并強調“興中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孫中山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1894年上書李鴻章要求改良,未被采納,于是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立志推翻清朝。
最后,讓學生讀書后回答:①孫中山為什么要成立同盟會?②同盟會由哪些團體組成?為了積聚革命力量;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團體組成了同盟會。
2、同盟會成立:提出問題以此指導學生讀書:同盟會成立的時間、地點及其性質。19xx年8月,在日本東京,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政黨。
3、同盟會的革命綱領、目標和旗幟:根據課本中的同盟會政治綱領、目標和旗幟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說一說:如何理解孫中山提出的綱領和三民主義。
二、武昌起義:
1、武昌起義的背景:
簡單介紹革命黨人領導的武裝起義。并指出: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擴大了影響,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同時讓學生知道:這次起義的主要力量是向革命的新軍。湖北革命黨人在新軍中占十分之四,贊成革命者達四分之三以上,這樣為起義成功準備了條件。
2、武昌起義的經過:
詳細介紹起義的經過:19xx年9月14日,湖北的二個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確定在武昌舉行武裝起義,推舉文學社蔣翊武為總指揮,共進會孫武任參謀長,組成起義領導機關。10月9日,因計劃暴露,起義機關遭到破壞,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在等被捕,慷慨就義。工程八營的革命黨人于10月10日晚八時半率眾起義,打響了武裝起義第一槍。
起義勝利以后,革命黨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權,組成了湖北軍政府,推黎元洪為都督,頒布軍政府告示。廣大革命群眾踴躍參加革命軍,武昌起義震動全國。
3、武昌起義的影響:
到11月9日,全國有10多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清朝統治土崩瓦解,危在旦夕。指導學生看地圖:武昌—武漢三鎮—湖北軍政府—全國一半以上省份。
三、中華民國的成立:
1、中華民國的成立:
武昌起義后得到全國的響應,形勢表明,建立全國性政府的時機成熟了。大家期望著在海外的革命領袖孫中山的歸來。革命軍進占南京后,17省代表在南京集會,商議成立全國性政府。19xx年12月25日,孫中山從海外歸抵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熱烈歡迎。12月29日,各省代表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提問:中華民國何時成立?成立地點? 19xx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臨時約法》其性質如何?19xx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下令定國號為中華民國,以本年為民國元年。孫中山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
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師:19xx年為民國元年,那么1949年為民國多少年?(教師介紹一下,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民國成立,19xx年2月12日,宣統帝被迫下詔退位,清朝統治結束。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從此廢除。
【小結】:(2分鐘)
辛亥革命已經有了九十多年的歷史,辛亥革命的先輩們為之奮斗、為之獻身的理想,今天已經成為光輝的現實。辛亥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偉大事業,正是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繼續推向前進,以此加強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練習】:(8分鐘)
一、每課一得:
了解“共和制”的概念,說出“共和制”的特點,并能舉出現在哪些國家實行的是“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