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工業化的起步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掌 握“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聯系理解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說明“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點
歸納分析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愛黨情感“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
唯物史觀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教學重點 “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教學難點 1954年憲法的性質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單元學過的線索,按表格內容“對號入座”: 建國初期的任務(最終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人民政權統一大陸、民族團結 保家衛國 滿足農民需要召開新政協、成立新政府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毛澤東和周恩來從西柏坡前往北京“趕考”,已經向全國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國民黨的黑暗統治,舊中國的國民經濟處于崩潰邊緣。中國共產黨接過來的是一副爛攤子,經濟底子太薄了。雖然經過三年努力,我們的國民經濟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差距有多大?如何趕上去?請同學們閱讀第4課。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第一個五年計劃1計劃編制前夕,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什么特點?(仍然屬于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而且不如印度。)教師過渡講解:為了迅速改變這種狀態,黨中央依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條件,決定通過政府制定計劃,從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發展重點項目,帶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這就叫做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2“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指導學生閱讀15頁課文,找到相關內容作好標記,然后加以理解記憶:a.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b.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c.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科技是發展工業的第一生產力,要靠人才來掌握。)教師小結、過渡:由于“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符合當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還得到了當時友好國家蘇聯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時組織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完成《填圖冊》第7頁第2題的答案。]3“一五”計劃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組織學生完成《填圖冊》第6頁第1題第1個小題的答案:a.先在課本第17頁或地圖冊第8頁上標注出重要企業、新建鐵路和公路的位置,接著在填圖冊上完成答案。b.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組織學生“對號入座”進行“接龍”活動。)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1 這部憲法是什么時候由什么機構頒布的?(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 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么?(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3 它的頒布有什么歷史意義?(由于事先廣泛征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鞏固小結1. 完成課本18頁“練一練”:(a.長春“一汽”建成投產 b.試制成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c. 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d.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f.東北工業基地形成等)2. 布置學生完成《填圖冊》本課其余題目。(但是,第1題的2、3兩小題屬于下一課范疇)3. 提醒學生預習第5課《三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