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工業化的起步
第四課 工業化的起步
教師寄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學習目標:1、知道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和主要成就
2、識記第一部憲法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3、能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
重、難點:1、識記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
2、識記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
學習過程:
一、自主構建知識網絡:
二、課內訓練(小試牛刀)
1、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 )
a、工業建設 b、農業建設 c、國防建設 d、科學文化建設
2、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
a、《臨時約法》b、《憲法大綱》c、《共同綱領》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
三、合作探究
1、 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原因是什么?基本內容是什么?
2、 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3、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是什么?
四、針對訓練
1、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時間是( )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 d、 1953年
2、 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建設在
a、華北地區 b、西南地區、 c、東北地區 d、東南地區
3、“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中的“一橋”是指( )
a、南京長江大橋 b、武漢長江大橋 c、楊浦大橋 d、錢塘江大橋
4、 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毛澤東說:“我們這次會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
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b 、新的國家領導人的選舉 c、 共產黨核心地位確定 d、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制定
5、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比較
中國(1952年) 印度(1950年) 美國(1950年)
鋼產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發電量(人均 ) 2、76千瓦時 10、9千瓦時 2949千瓦時
材料二: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 毛澤東
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
(2)、針對材料二的狀況我黨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能說出這些措施實施后取得的成就嗎?
6、 簡答題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 我國國家政權性質是什么?
(2) 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 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
五、當堂反思:說出本節課的收獲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