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辛亥革命教案
第15課 辛亥革命教案一、教學目標: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三民主義;與改良派的論戰;武裝起義;武昌起義;中國民國的成立;袁世凱奪取革命果實;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二、重點難點:
1 重點分析:
同盟會建立的條件和性質的分析是重點。一 建立條件:1、經濟基礎:20世紀出,民族資本主義的比較迅速的發展。2、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隊伍壯大。3、思想基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4、組織基礎: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的建立。二 同盟會的性質:它是在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員的基礎上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上各團體,從其組織形式、組成人員成分、政治綱領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 難點分析
武昌起義的條件是重點。1、經濟基礎:漢口的自然經濟解體早,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成長早,此外這一地區,交通便利,煤鐵資源豐富,也便于資本主義的發展。2、階級基礎:隨著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形成了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群。這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階級基礎。3、群眾基礎:武漢地區帝國主義入侵較早,帝國主義的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壓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斷高漲,這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較好的群眾基礎。4、起義準備: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在武漢地區進行了長期的起義準備。5、熊秉坤、金兆龍等人的革命主動精神。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導入: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說明了什么問題?對中國的革命有什么啟示?
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最終證明了農民階級不能完成反帝發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革命需要新的階級來領導,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他們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講授新課:
教師: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得到了發展壯大。這時,中國的民族危急進一步加深。民族資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那么,同學們結合教材和千米那學習的內容,分析資產階級革命能夠發生的歷史背景使怎樣的?
學生:閱讀教材,思考!
教師:(1)義和團運動失敗后,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控制和掠奪。清政府內外交困,試圖通過新政來挽救其統治危機。(2)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成立興中會等革命團體,決心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教師: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了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成立了革命政黨同盟會。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關于同盟會的內容,掌握同盟會的概況和革命綱領三民主義的內容。
學生:閱讀思考!
教師: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再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但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不敢放手發動廣大群眾,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民生主義不是切實可行的土地綱領,只能是一中空想。這就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在資產階級革命派成立同盟會,提出革命綱領三民主義之后,資產階級改良派與之發生了激烈的論戰。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思考,這場論戰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