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了解多極化趨勢和對世界的影響、歐盟的形成和擴展、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過程和原因、中國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實,培養學生綜合探究和歸納知識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以合作學習的模式為主線,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為主體,以教師點撥為主導,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為中心,來優化課堂教學。教師創設重大國際事件的情境,培養學生解讀歷史信息能力,并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正確應對重大事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對二戰后美蘇兩極以外的各種政治經濟力量增長的認識,初步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形成及影響,樹立世界走向多極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的價值判斷標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和條件。
難點:法德和解的途徑和方法對國際關系的啟示;日本的國家發展戰略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
教學方法:
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創設情境—自學嘗試—合作學習—成果匯報—總結評價”法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出示兩組圖片
第一組:雅爾塔會議三巨頭、肯尼迪與赫魯曉夫角力的漫畫
第二組 歐共體總部大廈、中國改革開放后農業大豐收、 日本新干線 、不結盟運動會議四張圖片
引導學生復習上節課知識,進一步認識“冷戰”對戰后兩極格局背景下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對比前一組圖片,讓學生說出這組圖片反映了國際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引入課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指出歐共體的出現,日本的經濟騰飛與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中國的振興與不結盟運動的發展就是世界多極化趨勢的重要表現。
一、走向聯合的歐洲
1、原因:
多媒體顯示:
材料一:如果我們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我們就必須從起了變化的形勢中作出必要的結論:歐洲的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必須在聯合起來的歐洲建立一個第三種力量。
——《阿登納回憶錄》
材料二:要使歐洲國家統一起來,必須結束長達百年之久法德之間的沖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參加的高級聯營機構的管制之下……
——《舒曼計劃》(1950年)
材料三:“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
—— 維克多•雨果
學生閱讀教材導言和相關正文的內容,并分析以上的材料。
合作探究:
(1)為什么阿登納說:“必須在聯合起來的歐洲建立一個第三種力量”?
(2)你認為西歐走向聯合的原因是什么?
(3)在西歐走向聯合的過程中關鍵是要解決哪兩個國家的矛盾?教材導言部分的“宿仇”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