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辛亥革命》教學設計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認識到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的形成與轉變,知道了民主革命的艱辛道路,明白了滿懷熱血的有識之士報國救國的壯志。掌握了三民主義的含義,以及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及時小結和反思,加深印象和理解。
【課堂練習】
1、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之后,繼任這一職務的是:
a.黃興 b.蔣介石
c.袁世凱 d.黎元洪
2.19xx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首都是:
a.北京 b.武漢 c.南京 d.廣州
3.對于辛亥革命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推翻了清政府 b.結束了封建帝制
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改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
4.有位老人說他出生于民國三年,那么他現在的年紀是:
a.96 b.93 c.100 d.87
【板書設計】
辛亥革命
一、孫中山創建革命黨
1、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形成:
2、革命黨的發展歷程:興中會——同盟會
二、武昌起義
1、時間:19xx年10月10日
2、地點:湖北武昌
3、起義過程:
4、清宣布退位:
三、中華民國的成立
1、時間:19xx年1月1日
2、地點:南京
3、人物:孫中山
4、結果: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教學反思】 1、基于建構主義理論
指導學生利用生活影視素材,了解辛亥革命發生原因。
2、凸顯歷史學科特點
以歷史史實為基礎,從生活走進歷史,從歷史走進生活。
3、信息技術與歷史課程有機結合
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使歷史事件直觀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
4、培養學生樹立尊重歷史,熱愛國家、熱愛生活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