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國家的形成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城市的出現、王權的神圣、社會的階級分化和早期軍隊與刑法的功能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意識到國家的形成與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通過學習古代王權、等級制度和維護工具,理解人類早期社會沖突的根源,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王權的至高無上和殘酷性,對廣大被統治階級的境遇能抱有人道主義精神的關懷。
通過對城市等文明標志物的了解,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主體的意 識,認識到他們在歷史進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能力目標
通過人類早期城市遺址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并能夠嘗試著比較古代和現代城市在景觀上的異同點。
通過學習早 期國家不同階層人們的遭遇和地位,使學生能夠學會從印度種姓制、中國分封制度等現象分析出制度背后所涵蓋的社會階級分化本質。
通過觀察圖片、閱讀文本等具體資料的方式運用,學會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看待君主、軍隊和刑法在早期國家形成時期 的作用。
3、 知識目標
烏爾、摩亨佐•達羅、二里頭等城市遺址;埃及法老和金字塔,大禹和九鼎;古埃及的社會等級,印度的種姓制,商朝的階級劃分;古代軍隊,《漢謨拉比法典》,夏商的刑法。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城市、王權、階級等如何體現出國家是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2、 難點:王位世襲制、種姓制等抽象概念。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提問:有誰知道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 的標志是什么?
學生閱讀課前提示后回答:國家。
過渡:國家是從哪些方面表現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呢?從而導出新課學習。
2、 城市開始出現
① 閱讀課本,以“城墻、宮殿、公共設施、街市、作坊、神廟”六個關鍵詞為例,并結合圖冊p10,嘗 試描述下列城市遺址 當時的風貌:
西亞的烏爾城;印度的摩亨佐•達羅;夏商的二里頭遺址。
② 結合初一所學關于現代城市功能社區的劃分,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比較:古代城市同現代城市,有什么異同點?
③ 拓展活動:設計并 描 畫一幅你心目中的城市想象圖,并準備一段精彩、精準的導游詞,帶領同學們超時空旅游你的城市。
3、 王權神圣
① 古埃及:
a. 埃及國王為什么稱“法老”? 住大房子、宮殿的人。
b. 他們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人神合一處;死而復生處;權威和地位的象征。
c. 課本圖2-12上的 面具又說明了什么問題?權威、地位之高。
② 中國夏朝:禹和啟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鞏固和擴大王權?(知識補充:九州、九鼎)
③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古代某一國的君主,你會借用神的權力來輔佐治國嗎?這種方法放在今日世界還能行得通嗎?會出現何種情形?
4、 分化的社 會
① 閱讀課本,感受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生活和境遇的天壤之別。并思考:
a. 古代埃及社會分乘哪幾個等級?
b. 古代印度社會等級制度叫什么?各等級具體稱呼?相互間有什么樣的義務和權利?
c. 在商朝社會,哪些人是統治階級?哪些人是被統治階級?
② 拓展思考:有人認為夏 商的奴隸制社會生活不如史前時代人們的平等生活好;有人認為夏商社會比史前的氏族部落進步多了。你怎么看這兩種觀點?說說你的理由。
5、 軍隊與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