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變法運動
科目
歷史
年級
八
班級
134
時間
課題
第五課 維新變法運動
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202">訂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202">線裝教學目標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 通過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之際,為改變現狀、救亡圖存,要求變法,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史實的了解,認識到他們承擔起救亡圖存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是當時中國國情所決定的,樹立個人奮斗與國家民族的振興相統一的人生觀、價值觀。2、 通過對戊戌變法過程的講述,歌頌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為變法圖強而英勇就義的大無畏精神,使學生認識,中國封建勢力頑固派的抵抗是本次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二、 能力目 標[ 1、 通過學習列強掀起瓜分狂潮的內容,培養 學生分析19世紀末中國的國情,認識救亡圖存是當時最緊要的任務。而學習戊戌變法的歷史,又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性與具體進程中的曲折性。2、 通過對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資產階級維新知識分子變法運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他們是由士大夫轉化來的新型近代知識分子,既具有進步性又具有階級的和歷史的局限性,從中學會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評價。3、 學習百日維新及其歷史意義與教訓時,注重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三、 知識目標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爭奪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分車上書;康、梁的維新思想及其傳播;維新派同頑固勢力的論戰;百日維新;戊戌變法。
重點1、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2、變法失敗原因的分析3、對戊戌變法運動的評價
難點1、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2、變法失敗原因的分析3、 對戊戌變法運動的評價
教學準備
教 學 過 程一、導入二新授[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進一步暴露了清 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帝國主義列強更加 認為中國是一塊可以任其宰割的肥肉。(一)瓜分狂潮展示時局圖北極熊,代表俄國,將整個長城以北和新疆作為它的勢力范圍;虎,代表英國,吞食我最富庶的長江流域作為勢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