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登上國際舞臺教學設計
第14課 登上國際舞臺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思路
設置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回憶建國初期中國的外交方針和成就,導出新時期中國的外交政策的轉變;圖片展示中美建交的過程,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組探討中美關系緩和的國內外原因,放映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視頻,學生探討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國家榮譽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新時期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調整和中 國走向建交高潮。
掌握中美建交和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內容, 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乒乓外交”和《中美聯(lián)合公報》
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
教學難點
中美關系緩和原因分析
中美建交的影響
教學方法
多媒體講述法
小組討論方法
教學媒體
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第7課的時候學習了新中國外交的起步,那么大家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請同學們回答:
1.新中國成立時期的外交方針是什么?(引導 回答具體含義)
2.萬隆會議的精神是什么?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教師總結)中國從50年代中期以后,外交工作的重心由“一邊倒”和依靠社會主義國家一條線轉變?yōu)槊嫦騺喎抢瓏业摹耙淮?片”的外交方針。這主要是由于中蘇矛盾的公開化,中國外交形勢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所致。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由于中國積極貫徹“一大片”的外交方針,出現(xiàn)了第二次建交高潮,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在世界的影響,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 學習一下70年代以后我國 的外交發(fā)展。
第14課 登上國際舞臺(板書)
一、中美關系的緩和的三個步驟(板書)
(一)中美關系緩和的背景(板書)
中美關系的改善是70 年代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見教材教法 分析)
(學生查閱討論70年代時中國和美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從美國一方來講,已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此外,美國已感到蘇聯(lián)的強大競爭,想通過改善中美關系,增加美國對付蘇聯(lián)的資本。從中國一方來講,改善中美關系意在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lián)的威脅;有利于解決中國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
學生閱讀課本92頁小字內容,回答“想一想”中的問題,顯示尼克松和毛澤東會見埃德加•斯諾照片(教師講解過程)。
(二)“乒乓外交”(板書)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93頁小字內容,學生回答“議一議”,顯示美國乒乓球隊員在長城留影圖片(講解“乒乓外交”的小故事及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