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講授時間:
復習目標:
1、了解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過程和結果,認識是否從實際出發,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2、知道“八一九事件”的大致經過,分析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影響。
3、掌握二戰后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
4、匈牙利改革,并以匈牙利為例,了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運動;
5、80年代東歐各國的困難局面,東歐劇變的情況等。
6、分析東歐各國的改革和失敗原因、演變過程及劇變原因。
構建知識體系: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時間:從1953年開始改革
2、內容:針對 時期存在的弊端,在 、 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3、結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 ,但并未根本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接下來 時期的改革仍沒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約,反而使這一體制更加僵化。
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1、時間:
2、內容:開始把 作為重點;20世紀80年代后期,改革的重點轉到 。
3、影響:激化了蘇聯社會的各種矛盾。
三、蘇聯的解體:
1、原因:
歷史原因:蘇聯長期推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存在嚴重弊端;政策的上的失誤積累了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問題。
現實原因: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推行了錯誤的路線和政策――背離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原則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激化了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各種矛盾。
外部原因:西方長期對蘇聯實行的“和平演變”戰略。
最根本的原因:蘇聯在長達69年中,未能推動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
其他因素:嚴重的經濟危機;社會動蕩不安;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思潮泛濫;右翼勢力和民族分離主義思潮的乘機抬頭,社會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劇激化
2、時間:1991年的 事件使蘇聯的分裂進一步加快。
3、標志: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國領導人在 簽署 ,獨聯體是國家的聯合組織,而不是一個國家。蘇聯已經不復存在。
4、結局說明了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蘇聯解體說明社會主義遭遇挫折,但這只是蘇聯這種模式的失敗。我們要汲取蘇聯的經驗教訓,更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5、蘇聯的解體給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可從中吸取什么教訓?
①蘇聯解體使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它宣告了蘇聯模式的失敗。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蒙上了一層陰影。②改革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并加強黨的領導。③要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④對西方敵對勢力的作法要采取正確對策。
四、匈牙利的改革:
1、背景:二戰后,一些歐洲和亞洲國家相繼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由一國擴大到十幾個國家。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進行經濟建設,走了不少彎路。
2、直接原因:1956年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個人崇拜,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實行政治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并導致暴力沖突。
3、目的:通過改革以推動經濟的發展。
4、措施:政治上,改善黨的領導,發揚鼠疫主義民主,健全法制,穩定政治局勢。經濟上,優先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用價格和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調節;在工業上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
五、東歐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