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和國民經濟的調整
掌 握
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先進人物的貢獻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辨別圖片
通過認識“大躍進”時期的壁畫,了解“左”傾錯誤實質;通過先進人物圖片,感受他們崇高品質
對比鑒別
辯證分析取得建設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誤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情感態度價值觀
崇敬楷模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學習
唯物史觀
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產生失誤后,黨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糾正,并經過艱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學重點 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教學難點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出現嚴重失誤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節課學過的內容:
1 建國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業里進行?(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
2“三大改造”的歷史作用是什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使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國就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著哪些缺點?(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產生了一些后遺癥。)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所以,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現了嚴重失誤。黨和政府自己糾正失誤,調整國民經濟,不久就取得明顯成效。(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標出基本知識點和重要內容)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探索中的良好開端與失誤
1中共為什么要召開八大?(1956年,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后,面臨著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為此,中共在當年9月召開八大,開始探索。)
2 八大確定了什么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3 為什么說八大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土地改革消滅了地主階級;三大改造后,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私人生產資料轉變為合作社集體所有,資產階級大多數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歷史已經基本結束。八大對上述國情作出正確判斷,把主要力量用來發展生產力,完全符合實際需要,有利于調動全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積極性。)
4 1958年的“總路線”主要內容是什么?(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5 怎樣評價1958年的“總路線”?(它反映了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經驗,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教師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經出現了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現象,這時人們的思想情緒更加狂熱起來,終于導致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
6 根據25頁插圖《“大躍進”時的壁畫》和相關課文討論:這些嚴重失誤表現怎樣?(黨中央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全國出現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畫中詩句里,“肥豬賽大象”屬于浮夸,“全社殺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夠吃半年”是社員共同吃“大鍋飯”,屬于“共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