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和文化
第21課: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1、民族工業興起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19世紀末(甲午戰爭后)得到初步發展。
2、辛亥革命后,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3、著名的實業家周學熙、榮宗敬(“南張北周”)、榮德生是與張謇(狀元資本家)齊名的實業家。
4、南京國民政府前期,通過改訂新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關稅自主權。同時,實行財稅和幣制的改革,推行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中國的民族工業有較大發展。
5、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的掠奪和破壞、國民政府的戰時
經濟統治和限價政策,使中國的民族經濟受到摧殘。
6、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挑起內戰,瘋狂掠奪人民,國統區的
民族工業紛紛破產。
第22課: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鴉片戰爭后,中外聯系日益密切,中國近代化的進程逐步推進,人們的社會生活隨之發生改變。
2、火車、輪船、汽車、飛機逐漸成為時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區之間的聯系
3、近代郵政的開辦和電報電話等通訊工具的使用,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
4人們的傳統娛樂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照相、電影、交際舞等成為娛樂新時尚。
5、19世紀中期以后,新聞廣播事業產生并得到發展,報紙、廣播成為大眾傳媒,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對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6、鴉片戰爭后,特別是辛亥革命期間,易服飾、剪發辮、改稱呼成為社會潮流。第23課:近代科技之星
1、詹天佑是中國近代杰出的鐵路工程師,被譽為“中國工程之父”。他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條鐵路。(19xx年,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全線通車)
2、李四光是卓越的地質學家,他創立了地質力學,為地質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李四光依據地質力學理論,認為中國東部地層有豐富的石油,否定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論”。發現大慶、勝利、大港、華北等油田。
3、候德榜是著名化學家,我國化學工業的主要奠基人,被稱為“世界制堿權威”。1939年,他發明了“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使中國制堿技術躍居世界前列。第24課: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藝
1、近代思想
(1)鴉片戰爭時期的進步思想家——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
(2)中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3)意義:這些學說的介紹,對處于民族危機的中國其了震聾發聵的驚醒作用,激發中國知識分子探索西學,救亡圖存。
2、近代教育
(1)京師同文館是中國近代創辦最早的一所新式學校。
(2)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所體制完備的高等學府。
(3)19xx年,廢除科舉制度。
(4)近代后期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
3、近代文藝
(1)文學
①魯迅:小說集——《吶喊》《彷徨》,近代文學史上的杰作——《阿q正傳》,最擅長——雜文;
②矛盾——《子夜》;③老舍——《駱駝祥子》;④周立波——《暴風驟雨》
(2)戲曲
①田漢——《名優之死》;②曹禺——《雷雨》和《日出》
(3)音樂
①聶耳——《義勇軍進行曲》;②冼海星——《黃河大合唱》
(4)美術
①齊白石——《蝦》;②徐悲鴻——《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