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人》說課教案
一、 學生對抗美援朝一詞比較生疏,但是大多數學生知道黃繼光和邱少云,根據這個情況我首先面向全體學生提問:你們知道黃繼光和邱少云嗎?在學生交流后,多媒體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導入本課,然后問學生:你知道這首歌中提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是怎么回事嗎?在戰爭中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呢?然后教師講解補充朝鮮戰爭的有關知識,使學生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時幻燈片展示抗美援朝的相關問題,包括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指揮者、起止時間、簡單經過、結果和戰斗英雄。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內容,然后分組討論完成各題,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
( 注:多媒體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幻燈片展示抗美援朝的相關問題)
二、 一定的自學時間后,針對以上問題,教師邊提問邊講解補充。講解時用幻燈片展示 “美國空軍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圖片”、“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圖片”、 “毛澤東對出兵朝鮮作戰的分析”( 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不力,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展示圖片后請學生討論志愿軍入朝作戰的原因,要求學生采用課本語言做出回答,對學生的發言在肯定的同時進行匯總明確知識。幻燈片展示“中國人民志愿軍1—3戰役示意圖”、講解戰爭過程、指出三八線和上甘嶺的位置。抗美援朝的過程重點突出五戰五捷,把敵人趕回三八線附近;上甘嶺戰役挫敗敵人。抗美援朝的結果通過課本插圖“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明確1953年7月打敗美國。這樣在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及分析材料的能力。
(注:幻燈片準備“美國空軍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圖片、“毛澤東對出兵朝鮮作戰的分析”、“中國人民志愿軍1—3戰役示意圖”、 “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圖片、“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等內容)
三、 本課的重點是對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英雄事跡及志愿軍戰士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學習。對于這一重點,我首先播放《上甘嶺》的視頻片斷,然后請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讀課文中關于黃繼光、邱少云的事跡的敘述。然后教師請課前做準備的學生補充有關羅盛教的故事和《一個蘋果》的故事。故事講完后,請同學發表自己的感想。體會志愿軍戰士身上體現的偉大精神有哪些?應該向他們學習什么?(學生進行課堂發言)使學生在看、聽、讀和說中體會志愿軍戰士身上所體現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并深刻體會“最可愛的人”含義。通過這樣的設計達到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目的。進而培養學生在情境中學會學習、學會評價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落實課程標準中情感教育、價值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