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第18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課程目標:
知道“863計劃”的制定。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為例,說明信息技術在促進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四位老科學家建議的提出,鄧小平的批示,《863計劃綱要》的形成,計劃涉及的領域,計劃的總體目標,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引導學生分析863計劃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對待上網兩個問題,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課本劇或辯論會的設計,培養學生的組織、表達和表演能力,主動查閱、收集資料,以及對資料的整理、分析和應用能力。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瀏覽報刊雜志和上網等手段搜集大量的有關新技術的文字、圖片、音像等方面的資料,以此培養學生課內資料與課外資料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認識上網利弊,培養學生辨證看待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系民族發展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從小樹立起獻身于祖國科技事業的遠大理想。
導入
創設氛圍: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國在新技術革命浪潮中出臺的計劃和取得的成就,營造一種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氛圍,引起學生的思考:面對這種局面,中國該怎么辦?
一、863計劃
圖文并茂,情理相濟,介紹863計劃制定的經過:
四位科學家的圖片和建議的文字資料
鄧小平的圖片和對四位科學家的建議的批示
口才展示:簡介863計劃總體目標和實施現狀。
設計討論:
長大后你愿意獻身于科學嗎?發揮你的想象力,選擇你感興趣的高科技領域設計一項科研創意。
介紹863計劃中你所知道的一項高科技研究項目,并試著談一下高科技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1986年3月3日,四位老科學家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聯合寫信給中共中央,題為《關于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面對著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應該不甘落后,要從現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資金和人力跟蹤新技術的發展進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經濟實力相當好時再說,否則就會貽誤時機,以后永遠翻不了身。
自由空間:我們現在經濟還比較落后,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錢去搞高新技術的研究?
主題活動:“高新科技與我們同行”863計劃成果展示會
(指導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制作課件進行多媒體演示,生動有趣地展示863計劃八個領域的成果)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
導入:由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自然過渡到本節內容。
口才展示:可有學生進行課前準備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歷史和現狀的簡介。
各顯本領:信息技術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它的作用)。
課本劇:青少年在網絡面前的種種表現。
辯論會:以自身的體會和發生在身邊的事為例談一下上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材料閱讀:《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