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的反洋教斗爭
第二階段:從19xx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侵略軍人數:2萬人;進攻路線:天津——北京;結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原因:侵略軍準備充分,在京各國使館衛兵和傳教士積極配合。中國人民的抗擊:義和團和清軍圍困西什庫教堂和外國使館。
3、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的暴行:
由于此部分為小字,所以,以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為主。但需要學生掌握三方面:
①北京淪陷后,清朝統治者如何對待?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倉皇外逃西安,并在途中下達了對義和團的斬殺令,希望以此換取與侵略軍的和談。
②義和團的命運如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問:還有哪一次農民運動的命運和它相似?——太平天國運動;)
③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的暴行。對此教師首先指出:聯軍在攻陷北京后,在中南海設聯軍司令部,對北京實行各國分區占領,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天。然后指導學生在讀書后找出:聯軍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從燒、殺、搶、掠幾方面來引導學生。)
二、《辛丑條約》:
1、《辛丑條約》的簽訂:
要求學生掌握:條約簽訂的時間、代表和意義。(19xx年9月;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等國;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最終結果,而且條約的內容和影響都是空前絕后的。)
2、《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作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采用列表格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同時訓練學生列表格的能力。因此采用以下兩個表格:
①《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條款 內容 影響
賠款 4.5億兩白銀,本息共計9.8億兩,39年還清。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 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圈地 劃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區,中國人不得在內居住,各國派兵保護。 在使館區的監控下,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完全處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打擊人民反抗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中國人民受到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的朝廷。
軍事 拆毀軍事防線,允許列強派兵駐扎沿線要地。 中國在軍事上也失去自主權。
指出:《辛丑條約》的簽訂影響深遠。雖然這一條約沒有割讓領土、開放通商口岸等條款,但卻提出設立軍事據點和占領區等,表明這一時期帝國主義侵華的新特點,帝國主義全面掠奪的本質也暴露無遺,清王朝完全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這一條約的簽訂,也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
②比較:《辛丑條約》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簽訂
國家 中與俄英法美日意德奧等國 中英 中日
賠款 4.5億兩白銀,本息共計9.8億兩, 2100萬銀元 2億兩白銀
土地 劃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區 割占香港島 割占中國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
其他 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拆毀軍事防線,允許列強派兵駐扎沿線要地。 五口通商(滬廈福寧廣)、協商進出口貨物稅款; 通商(沙市、重慶、蘇、杭);
在通商口岸設廠
影響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主權開始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主權進一步遭到破壞,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