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的反洋教斗爭
總結: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和外交上,《辛丑條約》對中國的損害較之以前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思考、討論:“為什么說《辛丑條約》后,清政府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小結】:(3分鐘)
進入20世紀后,新世紀的曙光并沒有給中國人民帶來絲毫喜悅,相反,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古老的中華民族陷入災難的深淵,雖然有義和團和部分清軍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資本主義制度、清政府的腐敗等原因,這種弱勢中的反抗還是失敗了,清王朝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代理人。中國怎樣才能不受外辱?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已開始在積極的搜尋救國之路。
〖板書設計〗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借口 義和團運動
↓
過程 廊坊、楊村阻擊戰
↓ 圍攻外國使館、教堂
暴行
↓
結果 《辛丑條約》19xx年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練習】:(9分鐘)
一、每課一得:
讓學生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定義。
二、材料閱讀:
閱讀材料后回答問題:《時局圖》;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社會狀況;《辛丑條約》。
三、自我測評:
條約名稱 簽訂國家 割占領土 賠款數目
《南京條約》 中英 香港島 2100萬銀元
《馬關條約》 中日 中國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 2億兩白銀
《辛丑條約》 中俄英法美日意德奧等國 4.5億兩白銀
四、目標檢測: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 課程標準
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特別是斗爭目標。
2.掌握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過程,重點掌握廊坊大捷和八國聯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3.掌握《辛丑條約》的簽訂及內容。
4.分析《辛丑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義和團運動的歷史,從中引導學生分析義和團運動的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從而得出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分析《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
3.對比分析《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加強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使學生認識到這是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外侵略掠奪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中國人民不會忘記19xx年的國恥與國難。
2.中華民族具有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義和團的英勇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這是阻止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學重點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辛丑條約》。
●教學難點
分析《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
●教學方法
討論法、閱讀理解法、比較分析法、音像輔助法、歸納法等。
●教具準備
1.多媒體。
2.相關的文字、歷史圖片、歷史地圖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