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復習課
教師寄語:溫故而知新
復習目標:
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2.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知道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4.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
5.講述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等先進人物艱苦創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
6.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
復習重、難點:
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
2.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三大改造的形式及實質。
4.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5.“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爭。
復習過程
一、知識梳理
1.依據課本知識,自主完成下列填空。
2.熟讀知識點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為了按照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據過度時期總路線,從1953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實行系統的有計劃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公私合營中實行‘四馬分肥’的‘贖買’政策。……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客觀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國大城市以及50個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1)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從何時開始的?
(2)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什么政策?
(3)除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外,國家還進行了哪兩個方面的改造?
(4)三大改造的實質是什么?
(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義是什么?
二、典題講解,分析運用
1.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標志。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土地改革的完成標志著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4年憲法規定了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定,由 此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答案:d
2.在1964年的一份報紙上刊登了一個報道,里面包含了這樣的信息:蘭考、治沙、黨的好干部。請你判斷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鄧稼先 b.王進喜 c.雷鋒 d.焦裕祿
【解析】焦裕祿、鄧稼先、王進喜和雷鋒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模范。其中焦裕祿在河南省蘭考縣帶領人民治沙、防沙,艱苦創業,被譽為黨的好干部。
答案:d
3.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口號、標語往往有著強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下列口號、標語出現在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