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復習提綱
這種復雜的關系,在封建主之間“造成一團亂麻般的權利和義務”,使封建主之間不斷發生爭奪和混戰。
查理曼帝國的分裂:843年,查理死后,他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三分帝國: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后來發展為法蘭西、意大利和德意志
二. 基督教盛行西歐
1.基督教的創始人,創立時間,創立地點和經典
猶太人耶穌,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圣經》
2.為什么在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了基督教
猶太人民不滿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在屢次反抗斗爭失敗后,才將希望轉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來拯救他們。
3.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還是窮人
在基督教產生之初,它是下層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爭的手段。
4.富人加入教會,對基督教產生哪些影響?
上流社會的人士入教并把持了教會的領導權,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漸消失,日益成為羅馬帝國維護其統治的思想工具。
5.教會為什么積極靠攏王權?
利用國王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
6.后來教會勢力發生了哪些變化 ?
在歐洲封建社會鼎盛期,教會不僅壟斷了思想文化領
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經濟地位和相當大的政治權力。
在中世紀,基督教成為歐洲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三. 領主的莊園與市民的城市
1、莊園是由哪些設施組成的?
封建主的城堡、教堂、磨坊、耕地;農奴的住宅;公共牧場
2、莊園中的布局有什么特點?
生產、生活設施齊備;體現出森嚴的等級界限
3、這樣的布局對人們生活有什么影響?
莊園基本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說是一個封閉自守的小天地。
1. 莊園內部的主要成員及其關系?
封建主(領主):國王、貴族、教會 農奴:依附于封建主生存
2. 農奴的生活狀況和社會地位如何?
無人身自由、世襲為農奴、無婚姻自由、無財產權、無土地
3. 在封建莊園中,封建主為什么可以剝削農奴?怎樣剝削農奴?
封建主擁有土地;農奴向其繳納租稅,承擔雜役。
城市的特點是什么呢?
自治,市民享有人身自由;手工業和商業發達,貿易繁榮
巴黎和倫敦:政治、經濟和貿易中心
威尼斯、熱那亞:對外貿易繁榮
佛羅倫薩:手工業發達
1. 行會的概念?
行會是城市手工業者按行業組成的組織,與城市同時出現。
2. 行會的構成?
行會與作坊;行頭 、行東、幫工、學徒
3. 行會的作用?
積極作用:
保護同行手工業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
行會的師徒制度有利于技藝的傳授; 參與市政管理,促進手工業者的團結。
消極作用:
避免了競爭,不利于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
你能說出歐洲中世紀城市和鄉村生活的最大不同點嗎?
中世紀鄉村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封建莊園,生活在其中的勞動者是依附于封建領主的農奴。他們為了獲得土地的使用權,必須忍受封建主的剝削和壓迫,交納地租,服勞役。封建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它的生產不是為了出賣,而是為了莊園內部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