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教學設計
主要措施和重要作用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并聯系生活回答:
(1)黨和國家在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上做了哪些工作?
(2)國家提出的“兩個確保”的內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積極意義?
(3)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建立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舉例引導學生比較新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前后,自身實際生活中的真實的變化,體會)新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建立,一方面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又反映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生活的關愛。
我國初步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除教材提出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還包括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教師可作適當補充,使學生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通過口述或多媒體展示相關數據,進一步說明新的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到xx年末,全國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2億人以上,參加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的人數均超過1億,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7775萬。
小結新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就業制度的變化是引起社會保障制度變化的主要因素,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改革就業制度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二者相輔相成,不能截然分開。
【練習鞏固】
1、我國開始實施再就業工程的時間是( )
a、1956年 b、1978年 c、1997年 d、1998年
2、參加自學考試、技能培訓等在青年中日益盛行,主要是為了( )
a、提高適應就業變化的能力 b、保住“鐵飯碗”
c、提高素質,增加收入 d、多拿文憑,提高收入
3、下列不屬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是( )
a、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b、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c、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我國不斷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國家明確提出的“兩個確保”是( )
(1)確保醫療保險 (2)確保養老保險
(3)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
(4)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a、(1)(2) b、(1)(3) c、(2)(3) d、(3)(4)
5、課后思考:
推測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將會產生哪些新的職業,這些職業會對我國人民的就業產生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