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運動
明確:出示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引導學生從材料中得出結論: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導致東北三省迅速淪陷。
進一步提問:身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為什么不抵抗?聯系前面所學的內容,想想蔣介石代表誰的利益?當時他正在干什么?
通過分析,使學生明白:蔣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他把共產黨當作頭號敵人,為了消滅共產黨,他寧可犧牲民族利益。
東北三省淪亡后,日本在東北建立了什么政權?有何企圖?
問題3:在淪陷的東北大地上有哪兩支抗日隊伍?他們是怎樣進行抗日斗爭的?
明確:讓學生講述江橋戰役和楊靖宇、趙一曼等人的英雄事跡。
抗日義勇軍是未撤走的東北軍和人民自發組織起來的抗日隊伍,抗日游擊隊是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是中國人民局部抗戰的開始。他們在“火燒胸前暖,風吹背后寒”的極其惡劣的環境里英勇抗敵,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貢獻,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展示楊靖宇)
東北人民的抗戰,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促使國民黨內部不斷分化,終于導致了西安事變的爆發。
問題二:西安事變
【設計意圖:九一八事變或西安事變經過的講述,培養學生講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探討東北迅速淪亡的原因,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通過討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問題1:日本占領東北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主張?張學良、楊虎城又是怎樣做的?
明確:滅亡中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占領東北后,日軍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華北,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的生死關頭。
日軍的侵略,國土的淪喪,民族危機的加深激發了各界民眾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義勇軍進行曲》(即國歌)就是由投身抗日救國的聶耳創作的,這首歌成為領導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戰斗號角,激勵著人們走向抗日的戰場。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富有愛國心的張學良、楊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張,停止進攻紅軍,并多次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蔣介石不但拒不接受抗日主張,反而親臨西安督戰,致使張楊處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諫無效的境地,張楊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作出了選擇,西安事變爆發了。
問題2:由學生講述西安事變的經過
明確:西安事變的爆發震驚中外,引起了國內外各種政治勢力的強烈反響,如何處置蔣介石,解決西安事變成為關注的焦點。
問題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板書)
將學生分為五組,分別代表國民黨親日派、親英美派、日本、美國、中國共產黨,討論如何解決西安事變。
結合課后《活動與探究》,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進行討論。
明確: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面臨著兩個前途:一是處死蔣介石,中國有可能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削弱抗日力量,使虎視眈眈的日本有機可乘,獨霸中國。二是和平解決,結束內戰推動國民政府共同抗日。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和抗日大局出發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并派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赴西安調停。周恩來等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宣傳說服工作,經各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