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通用2篇)
第10課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四項基本原則”內容、鄧小平理論形成及其指導地位確立的過程
掌 握
十二大、十三大、鄧小平視察南方重要講話、十四大、xx大的內容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順時歸納整理知識
運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帶論”地形成“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這個歷史概念
識圖分析判斷特征
利用教材有關鄧小平南巡活動的照片及其說明文字,強調他的愿望是
“讓全國人民都發財”(體現了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衷心敬仰總設計師
鄧小平解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他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正確樹立人生理想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有志者應該沿著他所指引的道路前進,確立起為祖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點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教學難點 為什么說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復習有關內容:
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建設成就日新月異、輝煌燦爛。)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新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特色”就是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實行改革開放。鄧小平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1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為什么要提出“四項基本原則”?(那時出現了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
2“四項基本原則”的四個“必須堅持”是什么?(指導學生從課本45頁注解尋找答案: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道路、 人民民主專政、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教師指出:這“四項基本原則”不僅是我們的立國之本,也是實現現代化的基本前提。
3 1982年召開的十二大主要內容是什么?(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教師聯系比較: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當年蘇聯是在大城市舉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照搬蘇聯的經驗,結果遭到嚴重挫折。后來是毛澤東等人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終于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所以說,那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如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也是總結了中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4 1987年召開的十三大主要內容是什么?(鄧小平為大會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大會根據他的設想,做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5根據46頁“動腦筋”,組織學生列表、討論回答:為什么說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時 期
作 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
提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改革開放初期
提出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十二大
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十三大
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6組織學生完成歷史填圖冊14頁1、4(2)兩題。
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1課本45頁“導入框”、47頁插圖和49頁“自由閱讀卡”的內容都反映了哪件大事?(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
2 這些講話的重要觀點是什么?(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能動搖、特區姓“社”不姓“資”、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發展經濟是關鍵、發展才是硬道理、讓全國人民都發財等。)
3指導學生完成歷史填圖冊14頁4(1)題:(這些圖片中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92年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社”、姓“資”問題困擾的關鍵時刻,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組織學生思考討論:為什么說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逐漸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這一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問題:
a.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b.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正確判斷,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c.在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問題上:不斷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
d.在社會主義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反對僵化停滯。
e.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展的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f.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障問題上:強調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保證。
g.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問題上: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設想等。所以說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5 1992年召開的十四大主要內容是什么?
(a. 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b. 形成了以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6 1997年召開的xx大主要內容是什么?(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1根據48頁“活動與探究·1”,先組織學生“議一議”。(提示大家:應當結合自己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鄉現代化建設成就談體會,發表議論。教師要注意疏導學生因家長下崗、或因家庭偶發暫時困難時的思想認識,要從整體上把握發展的趨勢,認識發展的重要性。)
2完成課本48頁“練一練”:應選d(a是“一個中心”,b和c是“兩個堅持”,它們都屬于基本路線內容。)
3完成《新學案》14頁“自我測評”剩余題目。
4根據48頁“活動與探究·2”, 建議學生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助收集、整理親朋好友的相片,按照下表所列的內容選出若干張,自己執筆撰寫說明文字:
相片題目
拍攝時間
相片人物與你的關系
相片景物與你家的關系
你覺得這張相片有什么意義
備注:
①假如具體年代記不清楚,只要標明大約時間即可。例如:解放前、建國初期(抗美援朝時期、土地改革時期)、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大躍進時期、困難時期、文革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等,也可以根據相片具體內容進行調整。
②意義部分可以反映親友關系的和諧美滿,也可以反映整個社會的前進步伐、日常生活的不斷改善、家鄉面貌的巨大變化等。
③不必局限在哪一天完成,可以一邊收集一邊填寫。表格填不下的,可以用其他紙張謄寫,粘在課本上。
④極力建議同學們整理成家庭相冊或個人相冊,熱切呼吁有電腦的同學制成電子相冊類作品參加信息技術競賽。
5提醒學生預習第11課《民族團結》。
第10課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篇2
【課程導入】
同學們!你熟悉下面這首動人的歌兒嗎?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啊,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家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啊,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這首傳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歌頌的老人是誰?他對中國有什么巨大貢獻呢?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視察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廣東時說:“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資產階級自由化泛濫,后果極其嚴重。”什么是四項基本原則?請結合實際,談談我國在改革開放中為什么必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是什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又是什么?
3.在談到特區姓“資”姓“社”的問題時,鄧小平同志說:“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明確回答:“特區姓‘社’不姓‘資’。”你能從哪些方面證明“特區姓‘社’不姓‘資’”?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在改革開放中,鄧小平提出的必須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是( )。
①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②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③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④ 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⑤ 堅持改革開放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是在( )。
a.中共十二大上 b.中共十三大上
c.中共十四大上 d.中共xx大上
【資料:】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歷史階段,制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
(3)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強調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4)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
(5)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強調實行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應當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封閉只能導致落后。
(6)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強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7)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問題上,提出基本實現現代化分三步走。
(8)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改善和加強對各方面工作的領導,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
(9)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
上述九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相互關聯,不可分割。 當然,鄧小平理論還有其他許多內容,還要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在實踐檢驗中繼續豐富、完善和發展。
【思維拓展】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也是古往今來政治家們共同關注并探索的重大課題。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提出了“發展是硬道理”這一著名論斷,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和行動指南。
請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分析“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為了更好、更快地發展,我們應樹立怎樣的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