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花的結構與類型
點評: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滲透熱愛美好生活的教育。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結構
1.教師介紹實驗用具:放大鏡、鑷子、解剖刀和白紙等。
明確實驗的目的:⑴學會解剖和過程花的方法。⑵認識花的結構。
提出實驗要求:在解剖的過程中,要求大家對照課本第3頁的圖,先整體觀察花的結構,再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解剖。注意小組內的合作與分工。依據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與形態,初步分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學生閱讀課本觀察花的結構實驗中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驟。分析并討論下列問題:
(1)觀察時應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為什么?
(2)你觀察到了花的哪些結構?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請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點?
(4)你認為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為什么?
(5)與同學交流實驗記錄,比較所觀察的不同花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3.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組實驗探究花的結構,教師巡視指導,解剖不規范的情況要更正。實驗后及時總結問題的答案。
學生:⑴觀察時應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進行觀察。這樣做符合認識事物的規律,有助于同學們了解花的各個部分的位置與作用。
學生:⑵花的基本結構及主要功能:花柄具有支持、輸導的作用。花托具有支持、連接的作用。花萼和花冠在花還沒有開放時具有保護作用。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其可以產生精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其作用是產生卵細胞。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數枚胚珠。卵細胞就位于胚珠內。
學生:⑶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由外及內排列在花托上。
學生:⑷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學生:⑸不同的花在結構上存在不同,可能有的花還有其他結構存在,但是其基本結構是相同。
4.解剖完花后,教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大家講明花的結構。把花的結構圖制作成剪貼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觀察到的結構貼在黑板上,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如果這名學生沒有說全,可請其他學生補充。
5.參照課件圖示或課本的內容,再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柄具有支持、輸導的作用。花托具有支持、連接的作用。花萼和花冠在花還沒有開放時具有保護作用。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其可以產生精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其作用是產生卵細胞。
(3)、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6.思維拓展:花的特征在植物分類中的重要作用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