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復習提綱:細菌、真菌和病毒
細菌、真菌和病毒
描述病毒、真菌和細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微生物類群 觀察 結構 生活方式 與人類的關系 代表生物
病毒 須通過電子顯微鏡 蛋白質外殼、核酸 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里 有利:寄生細菌體內(噬菌體),
有害:引起人或動物疾病 噬菌體、sars病毒
細菌 高倍顯微鏡觀察,根據細菌的不同形態分為:球菌、桿菌、螺旋菌 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物質
特殊結構:莢膜、鞭毛 寄生、腐生 有利:發酵產生人所需的物質、大地的清潔工;
有害:使人患病 乳酸菌、枯草桿菌
真菌 少數個體微小,絕大多數個體較大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寄生、腐生 有利:作為食物或發酵產生人類所需的物質;
有害:使人患病 酵母菌、靈芝、鬼筆鵝膏、霉菌
一、細菌(呈桿,球,螺旋狀)
結構:具有細胞結構,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區組成)。有些具有莢膜(保護),有些具有鞭毛(運動),有些形成芽孢(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生命活動:多數為異養(寄生或腐生)。為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20分鐘就繁殖一代。
利:發酵產生味精、酸奶、醋酸、沼氣等,分解生物殘體為無機物并還原自然促進物質循環。還可以殺死一些害蟲
害:使人或動、植物患病。
二、真菌
結構特征:單細胞或多細胞,有真正的細胞核(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部分組成),沒有葉綠體。孢子生殖生命活動形式:異養:(寄生或腐生)。
利:發酵產生酒類、抗生素、有機酸、維生素、食品,食用真菌。
害:食品、衣物等霉變,使人或動物感染疾病。
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
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有溫度適宜、氧氣、養料充足的條件下,能進行出芽生殖。可用來制酒,還可以制做面包和糕餅等。
霉菌:由菌絲組成,其中青霉: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曲霉: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用產生青霉素,抑制細菌生長,寄生在人體內的霉菌可引起患上皮膚癬 。
蘑菇:也是由菌絲組成,包括菌蓋和菌柄菌蓋下的菌褶能產生孢子,并用孢子繁殖后代。
應用:1.有些可食用,如木耳;2.可作藥材;3.腐生的真菌可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4.還會使人和動植物患病。
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3.與動物植物共生。
注: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可見,細菌和真菌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病毒
種類: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而且比細胞小的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他們的大小,必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活細胞里生活。根據他們寄生的細胞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