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教案
④一組對邊相等一組對邊不相等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⑤對角線相等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⑥有兩個角是直角的梯形是不是直角梯形?
⑦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⑧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一、教學目標
1. 把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關概念.
2. 把握等腰梯形的兩個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兩條對角線相等.
3. 能夠運用梯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進行有關問題的論證和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4. 通過添加輔助線,把梯形的問題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問題,使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方法和轉化的思想
二、教法設計
小組討論,引導發(fā)現(xiàn)、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等腰梯形性質.
2.教學難點:解決梯形問題的基本方法(將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及正確運用輔助線).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預備
多媒體,小黑板,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復習引入,學生閱讀課本;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質,歸納小結梯形轉化的常見的輔助線
七、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1.什么樣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什么性質?
2.小學學過的梯形是什么樣的四邊形.
(讓學生動手畫一個梯形,并找3名同學到黑板上來畫,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學生總結出梯形的概念).
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梯形同樣是一個非凡的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一樣,它也有它的非凡性,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研究這個問題.
1.梯形及梯形的有關概念
(l)梯形: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較短的底叫上底,較長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腰.
(4)高:兩底間的距離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
(以上這一過程借助多媒體或投影儀演示)
提醒學在注重:
①梯形與平行四邊形同屬于非凡的四邊形,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非凡條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質.
②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組對邊不能相等(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長短來定義的,而并不是指位置來說的.
2.等腰梯形的性質
例1 如圖,在梯形 中, , ,求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