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圖形》教案(精選4篇)
《對稱圖形》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物,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會用動手或觀察等方法辨別軸對稱圖形,能利用身邊的工具制作軸對稱圖形,并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
3、在對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并能準確辨別較為復雜的軸對稱圖形。
教具準備:多媒體網絡課件、釘子板、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談話: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美麗的朋友,大家看!
(出示只有一個觸角的蝴蝶的圖片。)
提問:仔細觀察這張圖片,你有什么發現和感受,還應該怎么做才好看?
學生回答。
教師: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和這只美麗的蝴蝶也有一定的關系。
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同時引導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研究哪些問題?(請學生提出自己趕興趣的問題)
二、識軸對稱圖形
1、課件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上的物體,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師:同學們請拿出你們自己手中的這些平面圖形,折一折、比一比,和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
。ㄏ刃〗M討論,再匯報)
引導學生用手摸一摸對折后的兩邊,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得出結論: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
介紹:我們把這些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稱為“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定義)。中間這條折痕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談話: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物體的平面圖形也是軸對稱圖形呢?
。▽W生交流并回答)
2、試一試
談話:同學們你們的學具袋中有幾種不同的多邊形,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嗎?
引導學生參照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動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這些常見的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匯報時引導學生用“完全重合”等詞語來描述和判斷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3、判斷軸對稱圖形
談話:下面我們一起到“軸對稱圖形博物館”去看看。
小組派代表匯報合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以及判斷的結果及理由。
4、擺對稱的姿勢
談話:同學們有些累了吧。下面跟老師一起來做個身體對稱的游戲吧。指名學生上臺擺一個有軸對稱性質的姿勢。
(注意強調要左右兩邊的動作幅度要相同,否則就不對稱了)
三、制作軸對稱圖形
1、談話:剛才同學們學會了用身體做軸對稱圖形的游戲了,你們還想用別的工具做軸對稱圖形嗎?
引導學生小組自主合作,選擇釘子板、剪紙、方格紙等工具和材料制作軸對稱圖形。(展示學生的作品)
學生畫好后,請畫得快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
教師介紹:為了快速的畫出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軸對稱圖形,可以先找出對稱點,在連接對稱點就好了。
四、感受軸對稱美
談話:生活中有那么多軸對稱圖形和具有軸對稱性質的物體,是因為軸對稱圖形本身就是一種美。
電腦播放一組世界著名的具有軸對稱性質的建筑物。
談話:類似的建筑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你們想看嗎?。
電腦播放一組合肥市具有軸對稱性質的建筑物。
五、小結
談話:同學們看你們今天學的那么帶勁,誰能說說自己今天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誰今天表現的最有進步呢?(學生之間評價推選)
談話:現在老師要送他一件小禮物,可是老師還沒來得及完工,誰能幫我把它修剪好呢?出示一張邊緣不齊的賀卡。請學生說說修剪的辦法和依據并修剪。打開賀卡,出示其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的剪紙圖案,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廣泛,軸對稱圖形的美.
《對稱圖形》教案 篇2
“創設情境”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于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和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在用新教材教學的這些日子里,我對課堂中情境的創設和課程標準的落實有了些新的體驗。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軸對稱圖形》這內容時,我發現班里很多學生喜歡剪紙,我想:如果從學生既熟悉又喜歡的剪紙引入他們一定會感興趣的。于是我在課余剪了許多簡單、美觀又有對稱特點的圖案,有“裙子”“天安門”“燈籠”“松樹”“金魚”……,帶著這些作品,我充滿信心地進入課堂。
課一開始,我故意制造懸念:“小朋友們,前幾天老師剛學了一招絕活,現在給我們班小朋友露一手,想不想看?”“想!”洪亮的聲音充滿了整個教室,每個學生好奇地盯著我,此時,他們可是迫切想知道老師到底有什么絕活?我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又故意在對折的痕跡處多按了幾下,“學生注意力那么高,一定都看到我有心設計的細節吧!蔽疫@樣自以為是地美美的想著,接著我沿著事先畫的線快速地剪出了“裙子”圖案,還沒等我展開,幾個眼尖的小家伙早就忍不住搶著喊:“裙子!裙子!”“是不是呢?”我展開了作品!耙 毙〖一飩儼l出了勝利的喊聲。為了讓學生在更多具體形象的圖形基礎上充分感知軸對稱的特點,我把課前準備的作品一一向學生展示,我接著說:“老師還帶了自己在課余時間剪的許多作品,想讓小朋友們當評委給老師的作品打打分怎么樣?”“好。『冒。 睂W生個個情緒高漲,從來都是老師給學生打分,這次讓他們給老師打分,對他們來說是多么新奇的事!這時我掃視了一下教室,瞧!全班五十六個學生個個坐得筆直的!于是我一一展示對折后的作品:松樹、天安門、燈籠……,還沒等我發問,他們迫不及待地叫著,喊著:“松樹、天安門、燈籠……。”在學生的搶答中,我展開作品貼在黑板上!艾F在該是聽聽評委的意見了。”我笑著說。學生表現更踴躍了,好多同學“我我我的”叫喊一片,有的說:“這些作品剪的很好看,我打100分。”有的說:“我打98分,因為老師的天安門這個圖案好像剪的小了點看不清楚。”也有的說:“這些圖案五顏六色的很漂亮,我也打100分”……此時,班里的氣氛非;钴S,每張小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心中洋洋得意,一切盡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這么多作品,雖然它們的圖案都不相同,但有沒有共同的地方呢?”我拋出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滿懷信心地等待著學生做精彩的回答,沒想到那些小家伙有的深鎖眉頭,有的撓撓小腦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眼神充滿了迷惑和不解。怎么回事?剛才不是很容易猜出那些圖案嗎?我故意多按幾下的折痕應該也有人看到!我心理充滿了疑惑,此時的教室里是那樣的安靜,每個小朋友都求助似的望著我,看來學生很難有所發現,引導一下吧! “小朋友們看,這些作品雖然圖案都不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我指了指每個作品對折后的兩邊。
“老師,都有顏色吧!”突然冒出了一個不很確定的答案,那可是我們班的“聰明王”,現在連他都回答不到點子上,我的心更急了。
“沒有相同顏色的!”愛思考的朱夢安立刻反駁。
“都有角吧!薄斑有線段。”……
哎呀!不好,學生陷入盲目的瞎猜中去了,我趕緊來救場,索性拿下一個作品把它對折:“小朋友看,剛才我們把每個圖形……”我又演示了一邊對折,“對折后你有沒有發現兩邊怎么樣呢?”我提示著指了指對折后的兩邊。
“兩邊都一樣吧”一個輕微的、不敢確定的聲音從教室左邊傳過來,原來是一向沉穩的田文茜。
“對了!泵總圖案兩邊都是一樣大小的 ,這樣的圖形在我們數學王國里給它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對稱圖形! 好不容易冒出的一個答案被我牢牢地抓住再也不給其他學生發言的機會,一口氣出示了對稱的概念,接著我課件動態演示蝴蝶、蜻蜓、楓葉、天平秤等生活中對稱的東西……。
這節課在那么艱難的引導下過去了,我的心理始終充滿了困惑:按理說,情境創設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剪紙是學生熟悉并喜歡的活動,讓學生猜一猜、當評委給老師打分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事,整個過程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全部學生都非常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他們的興趣是那么濃厚!為何思維卻在原地打轉?為何不能從數學角度去發現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而只停留在對圖形色彩等方面的認識呢?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我無意中看到美術教材中也有軸對稱圖形的內容,忙對它們進行對比,原來美術教材中注重培養學生欣賞對稱的美,那么數學課呢?應該注重“對稱”的基本特征即左右兩邊相等吧!再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才發覺自己的導語:看老師水平如何?給老師打分,這些話語把學生引到對圖形的外觀美感上去觀察評價,缺少了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從數學角度去思考的過程,難怪學生說不到點子上。看來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我情境創設的失誤所致,找到癥結,我就進行了二次改造后的教學。
在二次教學中,課開始的情境引入和上次一樣,當學生很興奮地喊出答案“裙子”時,我并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創設了問題情境:“你們是怎么知道?老師給你們看的只是作品的一半。俊
活潑好勝的劉靜怡自豪地說:“老師,我是自己猜出來的!
“噢!有那么厲害,一猜就中,你們運氣真好!”我故意贊揚他們運氣好。
張佳樂不服氣地說:“才不是運氣好呢?我們自己想的!”
“哦!自己想的?!”我故作驚訝地問。
“恩”全班學生很肯定地點點頭。
“看來大家都還有一手本領啊!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呢?”我笑著問。
趙朋林生搶著說:“這圖案是對折的,是吧!那邊和這邊一樣的,所以我覺得是裙子!边邊說邊做手勢。
看來學生能說出自己思維的過程,多讓學生說,讓大家把思維過程展現出來,于是我故意問:“老師還是不明白,誰聽明白趙朋林說的意思,能把她的意思清楚地說出來呢?”
“她的意思就是說老師遮住的那邊和我們看到的這邊是一樣的,看的見的這邊是半條裙子,看不見的另一邊也應該 是半條裙子,合起來就是一條裙子了! 張佳樂胸有成竹地說。
好家伙,說的那么有條理,我心理暗喜,“大家聽明白了嗎?你們都是這樣想的嗎?”小家伙個個用力點點頭,仿佛剛才被冤枉了似的!袄蠋熞猜犆靼琢耍瓉泶蠹也]有偷看,也不是別人告訴你們,而是根據老師給你們看的一半圖案,自己猜想看不見的另一半應該和這邊一樣,通過想象在頭腦中把它們結合起來才猜出來的!蔽壹皶r進行了小結。“到底是不是和大家剛才猜想的結果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邊說邊翻轉圖案,讓學生觀察剛才看不到的一半圖案,再展示全幅完整的圖案。
“對了!對了!”全班學生興奮地跳了起來,那是他們獲得正確猜想后的成功體驗。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不僅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還有一個特愛思考,充滿想象的頭腦,老師帶的還有幾件作品全在這里,它們又分別是什么呢?現在我們分小組比賽,看哪一小組猜的又快又準,并把你們猜的理由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我乘機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
學生還沉浸在剛才獲得成功的喜悅之中,各小組積極地交流著,討論著。
“現在哪組愿意來匯報一下,并說說你們猜的理由是什么?”我的問題一拋出,每個小組爭著發言,只見平時表現平平的 劉洋也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生怕老師看不到。
“我們小組全都猜出來了,他們分別是飛機、松樹、青蛙、天安門、老鷹、金魚!眲⒀笞孕诺卮鸬馈
“先說說你們猜它是飛機的理由吧!”我指了指飛機。
“我們小組和剛才的方法是一樣的,看到這邊我們就想到看不見的那邊應該和這邊是一模一樣的,在頭腦中把它們合并起來就是飛機了!睕]想到發言的是我們班平時最懶惰的宋夢。學生們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匯報繼續著,學生在說想的過程思路是那么的清晰,看來他們是真正理解了對稱圖形的特征了。
“看來這些作品都逃不脫小朋友們那雙銳利的眼睛,真了不起!你們怎么會那么厲害,誰愿意來說說你們獲勝的法寶呢?”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他們,大家的情緒更加高漲。
趙朋林激動地說:“因為我們都動腦筋想了的,不是亂猜的。”
“我們看到這些圖形的一半,就想到看不見的那一半和看得見的一半是一樣的,所以就猜出來了!蹦鞘莿⒀蟮心得體會。
“這些圖案都一樣的。”平時從不發言的張筱也能說上一點來。
“它們對折后都是一樣的!弊谒笞赖睦钚烙钸B忙補充。
“這些圖案對折后兩邊一模一樣的!蔽覀儼嗟摹皵祵W王”修揚又進行了補充。
“原來這些被小朋友猜出的圖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啊!那就是……”
“兩邊一模一樣。”全班學生集體回答著。
“不僅老師黑板上的這些圖案對折后都一樣,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對折后也都是一樣的,你們想不想去欣賞一下呢?”于是我課件動態演示蝴蝶、蜻蜓、楓葉和天平秤。學生在欣賞的同時發出了一聲聲的贊嘆,那是他們感受到了對稱的美!斑@些美麗,漂亮的各種各樣東西由于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數學王國里給他們起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蔽疫呎f邊在黑板上寫出了“對稱圖形”這幾個字!罢J識嗎?我們齊讀一遍來認識它,記住它!薄艾F在誰能介紹一下,怎樣的圖形叫它是對稱圖形呢?”
“對折后左右兩邊一模一樣的就是對稱圖形!背删赋瑩屩f。
“老師我有意見,不一定左右,有的是上下,像那金魚是對折后上下一模一樣的!睈鬯伎嫉捻n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那怎么說比較準確一點呢?”
“就是對折后一模一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不管是上下對折還是左右對折都沒有關系。”……
回顧與反思:
經歷了兩次不同情境創設的教學,對于情境創設我有了更深的認識。情境是教師為了支持學生的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它是聯系生活現實與數學邏輯之間的重要橋梁,是將凝固的課程知識轉化為鮮活的生命形態的重要載體。情境創設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是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讓原來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因而在情境創設上,我們不能只把新理念當作標簽、只浮于形式,必須將其細化、服務于課堂。
首先,數學情境要突出“數學味”。情境本身是為探究服務的,所以創設情境要注意實效性,教師必須要創設一個能提煉出數學本質問題的情境,促進學生的探究向深層次推進。數學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數學素材,創設一個適合教學和兒童發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數學教學情境具有兩個功能:一是貼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生活興趣。第二就是“情境”作為教學的有機組成因素,具有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發展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作用,而主要在于后者。因此,情境創設如果不能突出數學學習主題,出現一些繞圈子的所謂情境實在是多余而繁瑣。在第一次情境創設中,課堂上表面熱熱鬧鬧,學生情緒高昂,但實質上并沒有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對圖形“對稱”特征的具體感知上,學生只是站在欣賞者的角度,他們關注的是老師的作品美不美,根本沒有去思考這些圖形具有的數學方面的共同特征,缺少了數學的思考,更談不上去經歷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因此導致最后學生發現不了,盲目亂猜。
其次,有效的情境要為學生營造思維的空間。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方法。在第二次教學時,我創設了問題情境,拋出你們怎么知道是裙子呢?的問題,將學生內隱的思維化為外顯的語言,學生在經過仔細觀察,合理想象后用自己的語言闡述了他們各自思維過程,雖然他們的語言表達并不是很準確,但他們的思維卻已經從圖形的表面直抵“形“的實質,那是他們真正思考過,自己感悟出,體驗到的。然后我又以剛才小朋友是用什么法寶猜出這些圖案的?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做了一次自我小結,同時又滲透了學習數學的一種方法,那就是觀察、猜想、驗證。在第二個教學片段中,學生對軸對稱概念的理解經歷了自主探究,自主建構,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過程,在這數學情境中,我只是給學生創設了寬松、充沛的自由思維空間,而學生的能力卻不能讓我們小看,他們借助這平臺大膽,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使思維與情感得到同步的發展,學生也親歷了從生活數學抽象出純數學,得出有關數學結論的過程,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在直觀感知—猜想——例證——概括中學習,他們學得主動,既掌握了知識又獲得了聯想、推理、概括的學習方法,同時也使我們的教學變得更有實效,讓課堂變得更精彩。
最后,有效的情境要促進學生數學情感的培養。華裔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崔崎先生說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門課程使學生飽受挫折打擊而與成功喜悅無緣,學生也不會喜歡,更談不上“終生學習的愿望了”,所以數學活動應成為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情境創設中教師要盡可能賦予其豐富的情感因素,用數學的感情去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第二次的片段中,我更注重對學生進行猜想后的驗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驚奇感,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進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之美,同時注重了對學生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始終處于高昂,興奮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遍了課堂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我們這些在一線的老師,如何恰當的創設情境,讓它更好地為我們數學課堂服務?這值得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
《對稱圖形》教案 篇3
教學內容:課本p68例2及練習十五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 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 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準備:圖片、紙和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 師生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這些美麗的圖案吧。
2、 出示一些美麗的對稱圖形
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關于對稱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
二、小組合作,探究對稱
1、 引導觀察圖形
剛才小朋友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交流。
2、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報。
誰愿意來把你們組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匯報的時候教師盡量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一些不準確的表達無須過分強求,不必刻意糾正。)
3、教學“對稱”
小朋友剛才觀察得非常仔細,發現了這些各式各樣的圖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他們的左右兩邊都是完全一樣的。這種現象在數學上稱為——對稱,這些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教師揭示課題。
4、組織活動——剪一剪
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對稱圖形,老師這里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一些紙張,大家能夠用剪刀試著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嗎?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樣剪才能剪出對稱的圖形,然后動手試一試。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剪一剪
5、組織學生將自己小組剪出的對稱圖形進行展示并匯報各自的剪法。
6、引導學生明確剪對稱圖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可以先把紙張進行對折然后再剪,最后沿對折的地方打開,這就形成了一個對稱圖形。
7、引導學生認識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請學生用鉛筆畫出你們剪出的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認識對稱軸,畫出對稱軸。
8、找一找生活中的對稱軸。
學生找、說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設計意圖]:學生從大量的對稱圖形中尋找其共同點,以把握對稱的本質特點。并通過動手實踐操作進一步加深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對稱圖形的認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68的做一做。
2、 拓展性學習。(補充練習)
四、課堂總結。
五、隨堂練習。
《對稱圖形》教案 篇4
一、 教學內容:P68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并畫出對稱軸。
2、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三、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各色彩紙。
四、 教學重難點:能夠辨認對稱圖形,并能畫出對稱軸。
五、 教學過程 :
(一) 情景引入(聽“小故事”)
。ǘ 認識對稱圖形
1、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ó攲W生說出“兩邊一樣”時,再出現課件演示,一個圖形對折后,左右兩邊完全重合,象這樣的圖形就叫對稱圖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稱圖形”,
這里還有一些對稱圖形,還有一些剪出來的。(飛機、魚、龜)
2、 動手剪對稱圖形
(討論怎樣才能剪出對稱圖形)
a、 師示范剪對稱圖形
(一張長方形的紙,并對折,畫出一半的形狀,剪下來,打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它是對稱圖形嗎?
b、 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畫一畫、剪一剪,剪出一個自已喜歡的對稱圖形)
c、 學生展示自已剪的對稱圖形
。ㄈ 認識對稱軸
認識對稱軸(每個對稱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你能不能給這條折痕取一個名字?)對稱軸(師畫虛線)
(四) 鞏固練習
1、 欣賞對稱圖形(你能列舉生活上的對稱圖形嗎?)
2、 P68(做一做)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小魚的對稱軸在那)對稱軸有橫的、還有豎的)
3、 P70第2題(4人小組)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并畫出來。
4、 P70第3題,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ㄎ澹┛偨Y:這節課的學習,你學習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