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平均數(精選2篇)
數學教案-平均數 篇1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平均數(一)(P116例1、例2)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均數的意義。
2、掌握求平均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3、會正確解答簡單的平均數應用題。
4、初步建立平均數的統計思想。
5、用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要求下列問題,必須已知哪兩個條件,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個?
(2) 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
(3) 平均每組分到幾本書?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導入
(1) 象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類似題
稱之為求“平均數”。所謂平均數,就是把不相等的幾個數量,在其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課題:平均數
(2)求平均數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數首先從問題中判斷:把什么作為總數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與總數對應的總份數是什么;然
后用“總數÷總份數=平均數”,求出平均數。
二、探究
1、例1:
有4組小長方體,第一組有9個,第二組有5個,
第三組有7個,第四組有3個。平均每組有多少個?
(1)默讀題目,想一想這到題的數量關系式
長方體的總個數÷組數=平均每組的個數
總 數 ÷ 份 數
(2)生列式,并說明是怎樣想的?
(9+5+7+3)÷4
問:平均每組的個數會不會比最多一組9個多,會不會
比最少一組3個少,為什么?
(3)閱書P116的例1
2、例2:
陳小紅期中考試成績,數學和英語都是98分,語文
96分,自然常識100分。她的平均成績多少分?
(1)自學例2的解題過程:
A.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括號中為什么會出現兩個98相加?
總份數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說說這題的數量關系式嗎?
總分÷科數=平均成績
(2)練習:
書P117的練一練的1、2(只列式)
三、運用
1、根據問題找總數、總份數
(1)平均每輛車運煤多少噸?
(2)平均每季度生產多少臺?
(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個?
(4)平均每組踢毽子多少個?
(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個?
2、列式解答
(1)第一組植樹12棵,第二、第三小組共植樹20棵。平均
每組植樹多少棵?
(12+20)÷3
括號中只有兩個數字相加,后面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書P117的試一試
書P118/2
3、深化
(1)5個同學身高分別為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
142厘米、147厘米,他們的平均身高在大于( )
厘米和小于( )厘米之間。
(2)小芳、小華各有一些書,小芳的書比小華多4本。要使
兩人的書同樣多,小芳應給小華( )本書。
(3)選擇正確的算式
學校舉行科技小制作展覽會。高年級4個班,選出172
件作品;中年級5個班,選出188件作品;低年級3個
班,選出96件作品。平均每個年級選出多少件作品?
A.(172+188+96)÷(4+5+3)
B.(172+188+96)÷3
(4)書P119/8
四、回家作業 :
數學教案-平均數 篇2
平均數
平均數
教學目標 :
1.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會求一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
2.體會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利用它們解決一些現實問題,發展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會求一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
教學難點 :體會平均數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引導-討論-交流.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出示籃球比賽的一些畫面)
在籃球比賽中,隊員的身高是反映球隊實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衡量兩個球隊隊員的身高?怎樣理解“甲隊隊員的身高比乙隊更高”?能因為甲隊隊員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隊隊員的最高身高,就說甲隊隊員比乙隊隊員更為高大嗎?
上面兩支球隊中,哪支球隊隊員的身材更為高大?哪支球隊隊員更為年輕?你是怎樣判斷的?
活動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學回答后,給出算術平均數的定義.
一般地,對于n個數x1,x2,…,xn我們把
叫做這個n數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為 .讀作“x拔”.
活動2:請同學們結合圖表,自己用計算器算出各球隊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齡,看哪一個球隊的平均身高高?哪一個球隊的平均年齡小?
想一想:
小明是這樣計算東方大鯊魚隊的平均年齡的:
年齡/歲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應隊員數 1 2 4 1 3 1 2 1
平均年齡=(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歲)
你能說說小明這樣做的道理嗎?找同學回答.
鞏固練習一:
1. 某班10名學生為支援“希望工程”,將平時積攢的零花錢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每人捐款金額如下:(單位:元)
10,12,13.5,21,40.8,19.5,20.8,25,16,30.
這10名同學平均捐款 元.(課本P216隨堂練習 1)
2.一名射手連續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環,7次射中9環,8次射中8環,3次射中7環,平均每次射中 環(精確到0.1)
3.小明上學期期末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平均分為92分,她記得語文得了88分,英語得了95分,但她把數學成績忘記了,你能告訴她應是以下哪個分數嗎?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廣告公司欲聘廣告策劃人員一名,對A,B,C三名候選人進行了三項素質測試.他們的各項測試成績如下表所示:
測試項目 測試成績
A B C
創新 72; 85; 67
綜合知識 50; 74; 70
語言 88; 45; 67
(1)如果根據三項測試的平均成績確定錄用人選,那么誰將被錄用?
(2)根據實際需要,公司將創新、綜合知識和語言三項測試得分按4:3:1的比例確定各人的測試成績,此時誰將被錄用?
解:(1)A的平均成績為 (分).
B的平均成績為 (分).
C的平均成績為 (分).
因此候選人A將被錄用.
(2)根據題意,3人的測試成績如下:
A的測試成績為 (分)
B的測試成績為 (分)
C的測試成績為 (分)
因此候選人B將被錄用.
思考:(1)(2)的結果不一樣說明了什么?
實際問題中,一組數據里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給每個數據一個“權”.如例1中4,3,1分別是創新、綜合知識、語言三項測試成績的權,而稱
為A的三項測試成績的加權平均數.
鞏固練習二:
1. 某校規定學生的體育成績由三部分組成:早鍛煉及課外活動表現占成績的20%,體育理論測試占30%,體育技能測試占50%.小穎的上述成績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則小穎這學期的體育成績是多少?
變形訓練:(小組交流)
1.甲、乙、丙三種糖果售價分別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將甲種8千克,乙種10千克,丙種3千克混要一起,則售價應定為每千克 元;
2.某班環保小組的六名同學記錄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結果如下:(單位:噸):17,18,20,16.5,18,18.5.如果該班有45名同學,那么根據提供的數據估計10月份全班同學各家總共用水的數量約為 .
小結:先由學生總結,教師再補充.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掌握了:1.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會求一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2.體會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利用它們解決一些現實問題.
布置書面作業 :課本P216習題8.1 1、2
課外作業 :(兩題任選一題)
1. 到校醫那里收集本班同學左眼視力檢查結果,計算本班同學左眼視力的平均數.
2. 請設計一個利用“加權平均數”方法來求平均數的應用題,再將其“權”作適當改變,觀察平均值的變化.觀察“權”的變化對結果的影響.
板書設計
1.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
對于n個數x1,x2,…xn我們把
叫做這個n數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為 .
讀作“x拔”
例1解:(1)A的平均成績為
B的平均成績為 .
C的平均成績為 .
因此候選人A將被錄用 (2)根據題意,3人的測試成績如下:
A的測試成績為 (分)
B的測試成績為 (分)
C的測試成績為 (分)
因此候選人B將被錄用.
加權平均數:稱
為A的三項測試成績的加權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