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數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八冊102~104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2.初步學會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能對數據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推測和預測。4、體會“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及廣泛應用,體驗運用已學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設計理念:1、通過學生的生活實際,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已知幾個不相等的數量通過“移多補少”使其成為相等的幾個數量。2、引導學生區分平均數與平均分,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教學準備:1、小組成員分工調查,收集數據。(小組成員的體重,家庭1至3月份用水、一周氣溫變化情況等) 2.學具:象棋。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求平均數通過這節課,你想了解平均數的哪些知識?二、構建新知 1.理解含義,探求方法。 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按要求疊棋子,第一排疊2個,第二排疊7個,第三排疊3個。(1) 看著面前的棋子,你能提出什么問題,(2) 小組活動討論。(3) 匯報交流。 板書:不相等 移多補少 相等小結:像這樣,在總數不變的前提下,幾個不相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變得同樣多,同樣多的那個數就是原來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除了移多補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有沒有同學在移棋子前早就在心里算出平均數了?你能用算式表示這一過程嗎?板書:(2+7+3)÷3=4你能用數量關系表示這個式子嗎?板書:總數÷份數=平均數小結:這就是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2.初步應用,內化拓展。 (1) 請你選擇最喜歡的方法,求:7,3,6,4的平均數是多少?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2)這是我們班徐風同學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統計表學科
語文
數學
英語
科學
平均
成績
94
97
98
95 ①“先估計一下平均成績? 看誰想得快,也可以筆算。② 看了這組數據,你想對徐風說什么?(3)例2:我們學校體育小組的5位同學,身高分別是147厘米、152厘米、149厘米、146厘米、151厘米。他們的平均身高是多少?三、實際應用1、應用一。 (1)小組活動:拿出調查表,先用計算器求出平均數,再互相交流看法與觀點。 (2)交流反饋2、應用二。 這是我們學校“校園十佳小歌手”歌唱比賽中一位同學的得分情況:
評委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最后得分
成績
84
7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