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學案例與設計
課題
第一章:聲現象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學習
目標
知識
目標
1.體驗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振動引起的。
2.領會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
目標
1.初步培養實驗操作技能,能初步學會有目的地觀察。
2.能利用常見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會描述實驗現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據信息歸納科學規律。
3.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
目標
1.感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與有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養團結合作、主動與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見解的精神。
3.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實際意義,培養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意識。
學習重點
聲音產生的原理;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學習難點
探究物體傳聲實驗;估測聲速。
教具與
媒體
鼓一只,吉他一把,紙屑若干,鐘罩一只,抽氣機一臺,鬧鈴一只,氣球一只。
學生合作組器材:紙片、繃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錘和音箱)、梳子、樹葉的葉片、一個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幾塊石頭。
教
學
程
序
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依據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事先錄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某些聲音。例如:電鈴聲,鋼琴曲片段,工廠燒電焊聲,叢林中的鳥語,夏日的蟬聲,瀑布聲等。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能聽出剛才都是什么聲音?是哪些物體在發出聲音?(同學回答)
教師:從本節課開始我們將研究自然界中聲音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自己想知道有關聲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依照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總結出4個,然后逐個進行探究。這個活動過程分為三個步驟進行:探究性活動──小結──驗證──事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