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歐姆定律之后,利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本節課從電壓的高低、電阻的大小對用電安全的影響入手,讓學生學會運用已學的電學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又提高在幫助他人時講安全、講規則、講科學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用歐姆定律理解安全用電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具有安全用電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自覺地執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通過了解避雷針的發明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
重點與難點
理解影響電流的因素,電壓和電阻對安全用電的影響;防雷的重要性。
板書設計
第六節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
一、歐姆定律
1.當r一定時,u越大,i越大
2.當u一定時,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電
1.高壓危險
2.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
三、雷電與防雷
師生活動
說明
復習歐姆定律的內容,回憶所學的知識。
通過回顧舊知識,加強理解。
提出問題:為什么高壓線要架在高空?
下雨天為什么不要在大樹下玩?
電吹風為什么不可帶進浴室?
學生認真思考。
通過分析當u一定時,r越小,i越大;
當r一定時,u越大,i越小。
從理論上知道影響電流的因素。
聯系實際應用歐姆定律回答上述前兩個問題:人是導體,電壓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大,對人就越危險;人在潮濕和干燥的時候電阻不同,潮濕時電阻小于干燥時,電阻小會使電流變大,造成危險。
結合理論分析實際。
學生聽講解,思考。
通過設問使學生思考,尋找答案。
從理論過渡到實際,再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學以致用。
雷電的實質是放電現象。
由于電流強大而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我們通常裝避雷針來防雷。
介紹有關雷電的知識及危害。
通過閱讀有關避雷針的資料,了解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與避雷針的發明。
學生認真閱讀并記憶。
閱讀并記憶。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