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優秀教學設計(精選4篇)
歐姆定律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歐姆定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
2.能初步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介紹歐姆的故事,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品格教育.
教學重點:歐姆定律的定義
教學難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找學生回答第一節實驗得到的兩個結論.在導體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
跟加在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加在導體兩端電壓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
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有一個電阻,在它兩端加上4v電壓時,通過電阻的電流為2a,如果將電壓變為10v,通過電阻的電流變為多少?為什么?
要求學生答出,通過電阻的電流為5a,因為電阻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加在電阻兩
端的電壓成正比.
3.在一個10 的電阻兩端加上某一電壓u時,通過它的電流為2a,如果把這個電壓加在20 的電阻兩端,電流應為多大?為什么?
要求學生答出,通過20 電阻的電流為1a,因為在電壓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
電阻大小成反比,我們已經知道了導體中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關系,導體中電流跟這段導體電阻的關系,這兩個關系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呢?
啟發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復述,指出這個結論就叫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節兩個實驗結果的綜合,電流、電壓、電阻的這種關系首先由德國
物理學家歐姆得出,所以叫做歐姆定律,它是電學中的一個基本定律.
2.介紹《歐姆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歐姆定律中的電流是通過導體的電流,電壓是指加在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電
阻是指這段導體所具有的電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用字母r表示導體的電阻,字母i表示導體中的電流,那么歐姆定律能否用一個式子表示呢?
(二)歐姆定律公式
教師強調
(l)公式中的i、u、r必須針對同一段電路.
(2)單位要統一i的單位是安(a)u的單位是伏(v)r的單位是歐( )
(三)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問題
【例1】 一盞白熾電燈,其電阻為807 ,接在220v的電源上,求通過這盞電燈的電流.
教師啟發指導
(1)要求學生讀題.
(2)讓學生根據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及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3)找學生在黑板上板書電路圖.
(4)大家討論補充,最后的簡明電路圖如下圖
(5)找學生回答根據的公式.
鞏固練習
練習1 有一種指示燈,其電阻為6.3 ,通過的電流為0.45a時才能正常發光,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光,應加多大的電壓?
練習2 用電壓表測導體兩端的電壓是7.2v,用電流表測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4a,求這段導體的電阻?
板書設計:(略)
教學后記:
歐姆定律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的物理意義,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單位;
2.能較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分析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養運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教具
寫有課堂練習題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 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通過實驗得出了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和它的電阻的關系,請一位同學敘述一下這個關系(抽中等學生或差等生不看書回答)。大家認為他說得對嗎?(不足之處由學生訂正)上節課我們曾經把這個關系用數學式子表示出來,請一位同學回答是怎樣表示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R一定時,I1/I2=U1/U2 (1)
U一定時,I1/I2=R2/R1 (2)
教師: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就是將這些關系綜合起來,得出的一個電學的基本規律,即歐姆定律.
板書:歐姆定律
2.新課教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么呢?讓大家閱讀課本,請一位同學朗讀歐姆定律的內容,教師板書.
板書: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中好像比上節實驗得出的關系少設了一點什么,你們發現了沒有?(在說到“正比”或“反比”時,沒有說“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或“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這是否意味著“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不需要保持電阻不變這個條件了呢?不是的.只有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同樣,也只有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簡明的敘述,但暗含了這兩個條件.這是對定律應注意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沒有指明“正比”、“反比”所應滿足的條件,還意味著它能適用于電壓、電阻同時都變化時,電流應如何變的情形,這種情形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遇到.其次歐姆定律中說到的電流、電壓、電阻都是屬于同一段導體的.在后面將歐姆定律用于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時,注意到這一點是很必要的.歐姆定律的內容可以用公式來表述,請大家看看課本上是怎樣表述的(學生看書,教師板書)
現在請大家解答下面兩個問題.(出示小黑板或幻燈片.請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兩個問題均有兩種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歐姆定律解出電阻值,再用歐姆定律解電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問題①一個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0.25伏時,流過它的電流是0.13安.如果流過它的電流變為0.91安,此時它兩端的電壓多大?
問題②一個電阻箱接在電壓不變的電源上.把它的電阻調到350歐時,流過它的電流是21毫安.若再調節電阻箱,使流過它的電流變為126毫安,此時電阻箱的電阻應是多大?
教師:在解答問題①時,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學還用了另一種解法(教師板書出來)大家看都對嗎?(學生答)歐姆定律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兩個量的變化關系的問題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簡捷些.
3.讓大家閱讀“想想議議”中提出的問題,議論一下.(學生閱讀,分組議論)
教師: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去?(學生回答,教師訂正)伏特表接到電源兩極上為什么不會被燒毀?(學生回答,教師訂正)
4.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在實驗得出的規律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出了歐姆定律.剛才大家看到,應用歐姆定律,不僅可以定量計算各種電學問題,而且還能簡單明了地解釋像安培表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這類物理問題.今后學習中我們將會接觸到這一電學基本規律的廣泛應用.今天的復習任務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義真正理解清楚.在作業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書寫格式,養成簡明、正確表達的好習慣.
5.布置作業
(1)工廠中車床照明燈采用36伏的安全電壓,某車床照明燈工作時燈絲電阻是32歐,求通過燈絲的電流.
(2)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2伏時,導體中的電流是0.5安,如果電壓增大到3伏,導體中的電流多大?
(3)電壓保持不變,當接電阻為242歐的燈泡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91安,如改接電阻為165歐的電烙鐵,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大?
設想、體會
1.本課題教學設計的關鍵之一是處理好第一節的實驗規律和歐姆定律的關系,使學生易于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特別是歐姆定律的公式為什么那樣表達,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采用根據實驗結果寫出,再令=1的辦法引出,超出初中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來,不說明它為什么綜合概括了實驗規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題的辦法,給學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留下懸案,也是不妥當的.本教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從實驗規律出發,引出定律內容,再把定律的結論與實驗的結論對比理解,說明定律既概括了實驗的結果,又比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導出兩個實驗的結論,說明公式也的確是實驗結論的概括.這樣,學生對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就有了切實的理解.對課文開頭提出的歐姆定律是“實驗結果綜合起來”的才會有真切的體會。這樣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節的教學中,先通過實例運用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數學學習中已較熟悉的比例知識導出本教案中的(1)(2)兩式,根據第一節的內容和課時實際,不難做到.培養學生理解運用數學表達物理規律和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本章的一個重要特點。上述設計和課堂練習題的設計都有利于這種能力的培養.
2.本課題的另一重點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應用歐姆定律解題的能力。“掌握歐姆定律”的教學要求是本章以至電學學完后的最終要求.這節課只應是既簡單又基礎的應用。由于學生已經較長時間沒有涉及到用公式進行定量計算,在這一節課對解題加以強調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學生先閱讀課文例題,再一起概括小結解題思路方法;在本課小結中再次強調,對學生提出要求等措施來實現.
3.由于采用了學生閱讀課文的措施,這不僅有力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且也減少了教師的重復板書,節約了一些教學時間,有條件加兩個課堂練習題。這兩個練習題的目的不僅在于強調在涉及物理量的變化關系時,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強化了歐姆定律與實驗所得的規律的一致性的認識。但對U、I、R三個量同時變的問題,僅在教師闡明定律的意義時提及,在練習題中沒有涉及,留待后續學習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學習的難度。
4.定律中的U、I、R是對同一導體而言,在本節課只需提醒學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講不同導體的U、I、R要用下標區別的問題。待學習電阻的串聯時,有了這種需要再提出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歐姆定律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歐姆定律是電學中的基本定律,是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本次課的邏輯性、理論性很強,重點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實驗得出歐姆定律,最關鍵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實驗方法,另一個就是歐姆定律。歐姆定律的含義主要是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逐漸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簡單,所以是重點而不是難點。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實驗難度比較大,主要在實驗的設計、數據的記錄以及數據的分析方面。由于實驗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實驗的評估和交流也比較重要。這些方面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協助,所以這次課采用啟發式綜合教學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②通過實驗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③會觀察、收集實驗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
過程與方法
①根據已有的知識猜測未知的知識。
②經歷歐姆定律的發現過程并掌握實驗的思路、方法。
③能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評估,找到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讓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物并能設計實驗方案證實自己的猜測。
②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
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實驗方法;理解歐姆定律。
難點:設計實驗過程;實驗數據的分析;實驗結果的評估。
教學方法
啟發式綜合教學法。
教學準備
教具:投影儀、投影片。
學具:電源、開關、導線、定值電阻(5Ω、10Ω)、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和電流表。
板書設計
已學的電學物理量:電流I、電壓U、電阻R。
猜測三者之間的關系:I=UR、I=U/R、I=U—R、……
實驗所需器材:電源、開關、導線、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實驗電路圖:見圖—10
記錄表格:
結論:(歐姆定律)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復習提問
①我們學過的電學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們之間有聯系嗎?
③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越高,通過它的電流如何變化?當導體的電阻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如何變化?
學生以舉手的形式回答問題,并將自己的想法寫在學案上。
這部分問題學生以前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大部分學生回答得很正確,即使有少數同學回答錯誤也沒有關系,學生之間會進行糾正。
導入新課
提問:電壓增大,電流也隨著增大,但是你知道電流增大了多少嗎?
讓學生猜測電流I、電壓U、電阻R之間的關系式。
學生大膽猜想。
不論對錯,教師都應認真對待,但應該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亂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應該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根據,符合邏輯進行猜想。同時可將所有學生的猜想寫在黑板上,這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作用。
進行新課
一、設計實驗
讓學生闡述自己進行實驗的初步構想。
①器材。
②電路。
③操作。
對學生的實驗方法提出異議,促使學生思索實驗的改進。
鎖定實驗方案,板書合理的器材選擇、電路圖、數據記錄方法、操作過程。
學生按照學案的過程,補充實驗器材,畫電路圖,并且簡單陳述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
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異議,討論實驗的改進方案,并修正器材、電路圖、操作方法。
設計實驗部分是一個難點,教師要進行引導,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
二、進行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困難學生。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
實驗數據之間的關系非常明顯,要讓學生從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感受歐姆定律發現的邏輯過程,傳授學生控制變量法。
三、分析論證
傳授學生觀察數據的方法,投影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數據找到問題的答案,最終得到結論。
學生根據教師投影出的問題觀察數據,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規律。
四、評估交流
讓學生討論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解決辦法,教師引領回答幾個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
學生小組內討論。
使學生意識到共同討論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借鑒別人的經驗。
鞏固練習
擴展記錄表格,讓學生補充。
投影一道與生活有關的題目。
學生補充表格。
學生在作業本上完成。
這個練習很簡單,但能使學生沿著前面的思維慣性走下去,強化學生對歐姆定律的認識。
這一道練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歐姆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堂小結
讓學生歸納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回顧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既強化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學生歸納。
讓學生意識到課堂回顧的重要性,并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重要作用
歐姆定律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
2.能初步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介紹歐姆的故事,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品格教育.
教學重點:
歐姆定律的定義
教學難點:
歐姆定律的應用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找學生回答第一節實驗得到的兩個結論.在導體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加在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加在導體兩端電壓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有一個電阻,在它兩端加上4v電壓時,通過電阻的電流為2a,如果將電壓變為10v,通過電阻的電流變為多少?為什么?
要求學生答出,通過電阻的電流為5a,因為電阻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3.在一個10 的電阻兩端加上某一電壓u時,通過它的電流為2a,如果把這個電壓加在20 的電阻兩端,電流應為多大?為什么?
要求學生答出,通過20 電阻的電流為1a,因為在電壓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大小成反比,我們已經知道了導體中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關系,導體中電流跟這段導體電阻的關系,這兩個關系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呢?
啟發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復述,指出這個結論就叫歐姆定律.
(一)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節兩個實驗結果的綜合,電流、電壓、電阻的這種關系首先由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得出,所以叫做歐姆定律,它是電學中的一個基本定律.
2.介紹《歐姆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歐姆定律中的電流是通過導體的電流,電壓是指加在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電阻是指這段導體所具有的電阻值.如果用字母u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用字母r表示導體的電阻,字母i表示導體中的電流,那么歐姆定律能否用一個式子表示呢?
(二)歐姆定律公式
教師強調
(l)公式中的i、u、r必須針對同一段電路.
(2)單位要統一i的單位是安(a)u的單位是伏(v)r的單位是歐( )
(三)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問題
【例1】 一盞白熾電燈,其電阻為807 ,接在220v的電源上,求通過這盞電燈的電流.
教師啟發指導
(1)要求學生讀題.
(2)讓學生根據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及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3)找學生在黑板上板書電路圖.
(4)大家討論補充
(5)找學生回答根據的公式.
鞏固練習
練習1 有一種指示燈,其電阻為6.3 ,通過的電流為0.45a時才能正常發光,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光,應加多大的電壓?
練習2 用電壓表測導體兩端的電壓是7.2v,用電流表測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4a,求這段導體的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