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陽臺》同步練習(xí)
于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13.看牡丹為什么一定要到洛陽去?(3分)
14.文章用了較多的篇幅寫到洛陽而沒看到牡丹,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3分)
15.文章說“在沒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聯(lián)系全文說說牡丹的“個性”是什么?(4分)
16.牡丹“同人一樣”,它“也是有靈性、有晶位之高低的”,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說說人的“晶位”是什么?(3分)
17.文章寫當(dāng)年“百花懾于皇威紛紛開放,惟獨牡丹不從,寧可發(fā)配洛陽”的傳說,對寫現(xiàn)在的“牡丹拒絕寒冷”,有什么作用?(3分)
18.下邊對文章的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2分)
a、一般人寫牡丹都是贊美牡丹的絢麗嬌艷、雍容華貴,而本文卻另辟蹊徑,贊美“牡丹的拒絕”,因而顯得不同凡響。
b.文章描寫牡丹先揚后抑再揚,一唱三嘆,在曲折之中表現(xiàn)出牡丹“不茍且不俯就不妥協(xié)不媚俗”的崇高品質(zhì)。
c.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第二人稱的寫法,但重點仍然是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d.“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說明“富貴”和“高尚”之間的距離并不大,兩者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三)貓的故事
①我的家在北平的一個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賣水蘿卜的,賣硬面餑餑的,都過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遙遠(yuǎn)的響聲可以說是萬籟俱寂。這時候屋瓦上嗥的一聲貓叫了起來,時而如怨如訴,時而如詬如詈,然后一陣跳踉,竄到另外一間房上去了,往返跳躍,攪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數(shù)日。
②北平的窗子是糊紙的,窗欞不寬不窄正好容一只貓兒出入,只消它用爪一劃即可通往無阻。在春暖時節(jié),有一夜,我在睡夢中好像聽到小院書房的窗紙響,第二天發(fā)現(xiàn)窗欞上果然撕破了一個洞,顯然的是有野貓鉆了進去。大概是餓極了,進去捉老鼠。我把窗紙補好,不料第二天貓又來,仍從原處出入,這就使我有些不耐煩,一之已甚豈可再乎?第三天又發(fā)生同樣情形,而且把書桌書架都弄得凌亂不堪,書桌上印了無數(shù)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廚師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除了調(diào)和鼎鼎之外還貫通不少的左道旁門,他因為廚房里的肉常常被貓拖拉到灶下,魚常被貓叨著上了墻頭,懷十艮于心,于是殫智竭力,發(fā)明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捕貓方法。他用鐵絲一根,在窗欞上貓經(jīng)常出入之處釘一個鐵釘,鐵絲一端系牢在鐵釘之上,另一端在鐵絲上做一活扣,使鐵絲作圓箍形,把圓箍伸縮到適度放在窗欞上,便諸事完備,靜待活捉。貓竄進屋的時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軀勢必觸到鐵絲圓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懸在半空,愈掙扎則圓箍愈緊。廚師看我為貓所苦無計可拖,遂自告奮勇為我在書房窗上裝置了這么一個機關(guān)。我對他起初并無信心,姑妄從之。但是當(dāng)天夜里居然有了動靜,早晨起來一看,一只瘦貓奄奄一息的赫然掛在那里!
③廚師對于捉到的貓向來執(zhí)法如山,不稍寬假,我看了貓的那副可憐相直為它開脫。結(jié)果是從輕發(fā)落予以開釋,但是廚師堅持不能不稍予懲罰,即在貓身上用原來的鐵絲系上一只空罐頭,開啟街門放它一條生路。只見貓一溜煙似的唏哩嘩喇的拖著罐頭絕塵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車之離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頭響聲愈大,貓受驚乃跑得更快,驚動了好幾條野狗跟在后面追趕,黃塵滾滾,一瞬間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它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它吃了這個苦頭以后絕對不會再光顧我的書房。窗戶紙重新糊好,我準(zhǔn)備高枕而眠。